前7个月纺机进口提速 谨防纺织再次投资过热
在经历了2005年世界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后出口再次受限的尴尬后,我国纺织业投资由盲目乐观逐步回归到较为理性的平稳增长,纺织机械的进口相应出现了由高涨到回落的过程。2003年、2004年我国纺织机械进口总额分别达到43.7亿美元和45亿美元的历史峰值,2005年回落到了34.1亿美元,同比下降24.4%。2006年以来,纺织机械进口开始反弹。据海关统计,2006年纺织机械进口由降转升,当年进口40.6亿美元,同比增长19.2%。今年前7个月,我国纺织机械进口速度进一步加快,累计进口2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8%,高于2006年全年增幅8.8个百分点。
一、2007年前7个月我国纺织机械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主要进口品种为“针织机及缝编机”和织机。前7个月,我国进口针织机及缝编机1.7万台,增长19.1%,价值7.1亿美元,增长37.6%,占同期纺织机械进口总额的26.2%;织机1.4万台,增长19.6%,价值5亿美元,增长30.3%,占同期纺织机械进口总额的18.7%(下表)。
2007年前7个月我国纺织机械主要品种进口情况表 | ||||
品种 | 金额 (亿美元) | 同比 (%) | 数量 (万台) | 同比 (%) |
针织机及缝编机 | 7.1 | 37.6 | 1.7 | 19.1 |
织机 | 5.0 | 30.3 | 1.4 | 19.6 |
纺织纱线生产及预处理机 | 4.2 | 51.6 | 0.4 | 31.7 |
纱线织物等后整理机器 | 4.2 | 18.1 | 1.3 | 26.1 |
花边绣品饰带织机,簇绒机 | 0.7 | -15.4 | 0.4 | -6.9 |
纺织纤维的预处理机器 | 0.6 | -9.8 | 0.1 | -22.2 |
小计 | 21.8 | 29.6 | 5.3 | 18.2 |
(二)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居首位,私营企业进口增长迅猛。前7个月,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纺织机械12.2亿美元,增长12.2%,占同期纺织机械进口总值的45.4%。同期,私营企业进口7.4亿美元,增长76.9%,占27.6%;国有企业进口5.9亿美元,增长24.1%,占21.8%。
(三)欧盟和日本是主要进口来源地。前7个月,我国自欧盟进口纺织机械12.6亿美元,增长32.6%,占46.8%,其中自德国进口额达7.5亿美元;自日本进口8.5亿美元,增长28.8%,占31.6%;自上述欧盟和日本合计占同期纺织机械进口总额的78.4%。
(四)苏、浙、粤为前3大进口省份。前7个月,江苏省进口纺织机械7.5亿美元,增长24.2%;浙江省进口5.9亿美元,增长57.2%;广东省进口5.7亿美元,增长5.4%;上述3省合计占同期全国纺织机械进口总额的71%。
二、今年前7个月我国纺织机械进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国内投资升温和产业升级驱动。2007年底和2008年底,中欧、中美纺织品协定将先后到期,纺织企业对出口市场景气度预期提高。同时,在经历了2005年出口市场的混乱局面后,大多数纺织企业开始认识到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性,纷纷加大了对生产设备升级的投入。当前国产纺织机械还难以满足国内纺织产业升级与换代的需求,高速、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的高端设备依赖进口的状况短期内无法扭转。
二是国家产业政策推动。为鼓励国内纺织行业加快产业升级,2007年4月1日,我国取消23类纺织机械的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制度。此后,再次出台相关政策,规定自7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所有规格的自动络筒机和喷气织机实行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关税税率,并对进口关键零部件实行先征后退的优惠政策。同时,出于保护国内纺织机械行业发展的目的,规定对新批准企业进口所有规格的自动络筒机和喷气织机一律停止执行进口免税政策,已批准企业在过渡期后进口相关设备也有可能不再获得免税待遇。纺织企业为充分利用免税进口的过渡期,相应加快了进口步伐。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虽然中欧、中美纺织品协定虽然已接近到期,但由于中国入世议定书中的限制条款,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仍随时可以举起“特保”大棒,阻碍中国纺织品的进入。此外人民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都将是中国纺织行业出口面临的一道道障碍,纺织企业发展前景难言乐观。
为此建议:继续加强对纺织行业市场走势分析和研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纺织企业理性面对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的冲动,避免过快、盲目发展导致产能过剩和发展环境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