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还是转型?——珠三角加工贸易面临“大考”
台湾商人徐镇明在东莞厚街镇拥有一间玩具工厂,最近他正忙于把这间“三来一补”的工厂重新注册为“外商独资企业”。
“企业转型后,可以不单是接海外订单,也可以做内销,”徐镇明说。尽管将企业性质由“三来一补”转为“三资企业”的现象近年来已不鲜见,但在今年这种转型无疑大大增加了。
东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蔡康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东莞市是一个在过去二十年中靠“三来一补”迅速发展起来的珠三角工业城市,今年以来已为近700家“三来一补”企业转型为“三资企业”。
今年8月底,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正式实施,除将1800种商品列入出口限制类外,还对列入限制类的商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这无疑加剧了企业现金周转难度,”蔡康说,东莞有7000多家“三来一补”企业因而受到影响,并需准备60亿美元交纳保证金。
在广州,受到此次政策调整影响的有47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按去年广州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估算,有25.87亿美元列入新增限制类目录,占广州加工贸易出口总值一成多。在深圳,出口退税以及台账“实转”政策直接影响深圳加工贸易出口累计171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18.6%。此次调整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家具、纺织、制鞋、玩具等行业。
近来年,劳动密集型、缺乏技术和品牌的“三来一补”企业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据香港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的调查,目前,珠三角加工贸易的边际利润已普遍从过去的18%下降到10%左右。如果国家大幅增加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类目录,有可能造成1.45万家港资企业受影响,1500多家企业停产。
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番禺创信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振昌认为,加工贸易的经营模式是“两头在外”,即“原材料在外、市场在外”,是成本导向的“游牧型经济”,“逐水草而居”,以追逐低廉的生产成本为特点。“政策调整会加速这些企业迁移的速度。”
最近出台的政策对加工贸易实行区域差异措施,东部地区企业保证金台账改为“实转”,而中西部地区企业仍享受“空转”优惠。这一政策目的是为了鼓励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但一些从事加工贸易的港台企业却认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向内地迁移并非那么容易的事。
目前,不少港台企业把目光投向政策优惠的一些东南亚国家。东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梁伟浩说,许多会员建议协会组织前往东南亚考察投资环境。
对于企业外迁,珠三角的一些地方政府也表示担忧。东莞市经贸局副局长罗斌表示,加工贸易产值占东莞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12000家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东莞的经济总量。“为了避免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外迁而造成产业‘空心化’,必须积极推进这些企业的本土化,让他们留下来,并且有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