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不断 外贸成了“烫手山芋”
中国外贸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外贸摩擦也在不断加剧。
“现在,我们这里的企业经常要应付‘反倾销’等一些琐碎而又复杂的事情。”浙江温州总商会的某位负责人在电话的那一端向记者描述,近年来,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争端,当地的一些企业家不得不抽出宝贵的时间“满世界跑”,因为一旦“反倾销”败诉,对企业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鞋革、纺织品企业的遭遇最为典型。温州哈杉鞋业董事长王建平告诉记者,外贸就像一只烫手的山芋,好吃却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各种贸易摩擦层出不穷,提起西班牙,就要想到“9.17焚烧中国鞋”事件,说起俄罗斯,“3.12拉鞋事件”怎么也抹不去……
而现在欧盟对中国皮面鞋子的反倾销突然提前,无形中给温州甚至全国的皮革出口企业一个重压。据统计,去年我国向欧盟出口鞋类产品8.1亿双,总价值22.3亿美元,而温州出口额就高达11.49亿美元,占欧盟市场1/4。
与鞋革企业相比,温州纺织品企业的情况似乎还要糟一些。
由于美国、欧盟对纺织品类的设限,该地很多企业的配额已经所剩无几,因此第三、四季度大多数企业的出口额已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甚至有些企业几乎是“零出口”。
“去年,我们的企业把产能扩大了将近一倍,而现在产品却只能限量出口,公司为此积压的西服、衬衫早已堆积如山。”温州某知名服装企业的负责人显得很是无奈,如果到明年上半年情况还没有好转的话,企业将不得不停产。
更让人担忧的是,企业的生产成本因能源价格的上涨也呈现走高的趋势。“企业成本上涨了10%左右,而产品却没有水涨船高,我们压力很大。”这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来,由于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一路上涨,使得由布料、染化原料、电、煤、水、人工等费用组成的服装企业的成本也出现大幅提高。
的确,在原材料涨价,人民币汇率变化预期以及煤电油运没有缓解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面临生存的压力,它们甚至准备实施产业转移,开辟第三国对欧盟的出口,或者到一些不发达国家设厂,把最后的一道工序拿到国外完成。
温州企业的遭遇仅仅只是一个缩影,其实,随着贸易依存度进一步走高,中国经济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目前,在GDP增长的贡献中,外贸已占了1/3,中国经济的内在推动力增长缓慢,在消费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0245.1亿美元,相比去年提前两个月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5464.2亿美元,增长31.3%,继续保持在30%以上的高位;进口4780.9亿美元,增长16%,低于同期出口增速15.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683.3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净出口占GDP的比例从2004年的1.93%大幅攀升到4.86%,为历史上最高。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是,在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国内市场需求相对平稳,而前期过快的投资带来的供给转向海外市场,再加上人民币进一步升值预期,出口提前进口推后,带来巨额贸易顺差。
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虽然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相应地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难度,此外还容易引发新的贸易摩擦。
据统计,从1995年WTO成立至今,我国已连续10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今年以来,已有12个国家对我国发起了33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大案件增多,涉及金额上升约20%。
众多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道路”已越走越“窄”,当务之急是启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消费。
“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只有靠自身消费水平的增加,让公众充分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才能有效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国研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无论是从本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还是从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看,消费无疑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可见,出口拉动应该缓行,正如“十一五”规划中所述,中国经济增长要逐步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