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阳“彩棉”激活河南棉纺业
秋高气爽,正是棉花采摘的季节,在产棉大县邓州却是另一幅丰收的景象。在邓州市的上万亩棉田里,远远望去,是一片棕色的棉浪。这里就是雪阳棉纺集团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开发的“邓州彩棉研发基地”,这也是国内目前惟一的大型彩棉生产基地。
邓州是河南省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县,雪阳棉纺集团则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2000年,刚满27岁的刘红中开办了雪阳轧花厂,目光独到的他此时发现了“彩棉”所蕴含的巨大商机,2002年,他与中国农科院专家合作,开始了“彩棉”的研发和产业化之路,企业飞速发展。
涉足“农”:农民和企业实现双赢
“邓州彩棉研发基地”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如今彩棉种植面积已发展到近4万亩,涉及邓州市8个乡镇。
雪阳与棉农合作,推行订单农业经营。公司确保以高出白棉市场价20%的价格收购彩棉,并为棉农无偿提供种子,派出科技服务队,以乡为单位派驻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实行全程技术跟踪服务。当地政府为鼓励种植彩棉,推进农业产业化,还对种植彩棉的农民每亩补助50元钱。
“邓州的气候和土质非常适合彩棉的种植,基地直接带动了2万余户棉农致富,并实现了棉农和企业的双赢,这种模式被省、市领导誉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模式。”雪阳集团董事长刘红中告诉记者,“棉农种植彩棉,平均每亩地比种植白棉多收入300多元。对雪阳集团而言,我们有了优质的原料保障,这是其他彩棉纺织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产业链前移不仅扶持了农业发展,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经过不断研发,他们成功培育出的“中棉所51号”彩棉新品种,成为国家唯一认定的彩棉品种。
在20世纪90年代,彩棉曾在美国等地种植,当时彩棉的色彩还很单一,只有一种驼色,而且由于产量低、棉花纤维短等原因,影响了彩棉的推广应用。而新研发的“中棉所51号”的产量和纤维长度,均已达到白棉的水平,色彩也发展到棕色、绿色等多个品种。
做大“工”:催生河南棉纺“巨人”
在邓州市城南,雪阳集团新建的一座现代化棉纺工厂刚刚落成,记者走进去看到,崭新的纺织机械正在安装调试中。这里的一位负责人说,工厂月底前就要投产,这些设备是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最先进的纺织生产线,一条生产线的投资就有1.6亿元,纺织的服装面料可以达到180支纱的纺织最高水准。
2000年以来,雪阳集团已先后收购兼并了原邓州卷烟厂、原南阳纺织集团邓州正兴公司等企业,投入资金大力发展棉纺业,不仅激活了这些老国有企业,自身也一步步发展成为管理有方、技术先进的超大型棉纺企业,棉纱规模达到20万锭。从昔日的一个小车间,雪阳今天已成为拥有新疆、上海和邓州3个棉纺基地、5个子公司的河南棉纺业“巨人”。
据国家纺织协会资料显示,去年雪阳已经发展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彩棉纱生产厂家,其产量为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国内著名的彩棉内衣生产厂家,绝大多数都使用“雪阳”牌彩棉纱。
现在邓州人说起来当地的支柱工业,都会首先很自豪地提到棉纺业。
发展“商”:企业发展后势强劲
2005年的时候,上海雪阳服装有限公司成立。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商业中心,雪阳集团设立了全新的营销中心和生产研发中心,开始雪阳的商业化征途。
在这里,中国策划大师叶茂中、中国服装第一职业经理人李晓平等都先后加盟雪阳服装公司,很快一款款受到市场青睐的彩棉内衣服饰面世,雪阳服饰作为彩棉界唯一的原创品牌迅速在全国走红。2006年,雪阳以新的创意推出“雪阳棉屋”,进军销售终端。如今“雪阳棉屋”已在全国发展到了260多家连锁店,在业内备受称道。
知人善用,成为雪阳向市场迈进的成功法宝之一。从彩棉研发到工业化纺织再到彩棉服饰营销,刘红中都大胆引进人才,为企业打造出了一支支精明强干的精英团队,如今,随着“雪阳棉屋”的成功推进,一些投资人已找上门来洽谈合作,刘红中表示,他们已经和北京一家资本运作机构签订了上市辅导计划书,正在为上市程序做准备,公司有望两年内在国内上市。
我省曾是纺织业大省,但近年来在新的一轮产业升级和换代中,河南纺织业已辉煌不再。业内许多专家坦言,我省作为棉花生产大省,发展棉纺业仍然具备比较优势,当前急需培育和扶持有特色的棉纺企业做大做强。邓州雪阳集团具有从棉花科研、种植、加工、纺织、服饰到终端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在彩棉生产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兼具环保概念。它有望成为河南纺织业未来的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