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鞋企的俄罗斯新路
经济贸易合作区,是改变中国出口产品频遇贸易壁垒的有力手段,但是依然面临如何实现“本地化”的压力
显而易见,乌苏里斯克,这座距离莫斯科将近一万公里的俄罗斯远东城市正在起变化,尽管是在方圆2平方公里的局部。一种在中国国内司空见惯的忙碌气氛由来自中国的翻沙子、水泥的建筑工人和流水线上的熟练女工带到这里。这里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
已经有人从这种变化中受益。2006年11月以来,俄罗斯政府相继颁布的限制外国人在俄从事零售贸易的系列法令使十几万(数字难以确证)在俄华商被迫放弃从前在轻工产品零售领域的“血拼”竞争,而最早进入合作区的几家鞋业公司的产品售价较法令颁布前有了较大提高。当中国政府和那些初具规模的企业已经把外部的指责(如产品质量低劣、恶性竞争)消化变成自己的反省后,一种和谐的商业观念似乎正在建立。
康奈集团和它的合作伙伴东宁吉信集团共同开发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似乎正在成为现阶段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典范。它符合中国政府对于“十一五”的设想之一:建设10个左右境外合作区,形成100万棉纺锭、1亿件服装、2000万台家用电器的年生产能力。中国希望把纺织、服装、鞋帽、家具等国内市场饱和的行业带到更需要它们的国家。连续十几年的贸易顺差(其数字近来已变得可怕)已经引起巨大的愤怒,连续十几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已经无法忍受,现在,这些情绪找到了共同的出口,它们可能在那些正在建立的经济合作区里平息下来吗?
乌苏里斯克合作区前身为原苏联时期的西部工业区,只有几座未竣工的厂房。在康奈和吉信的蓝图里,它将是一个拥有60家轻工、家电企业,年产值200多亿元的经济体。这一蓝图将在5年内慢慢变成现实。康奈总经理钟普明、温州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外经处处长夏林红都坚定地认为,在国外建立经济贸易合作区,是改变中国出口产品频遇贸易壁垒的较好手段。
中国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于2006年11月和2007年2月出席了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中国有色集团赞比亚经贸合作区的揭牌仪式。“康奈有可能成为第三家(被商务部授牌)。”夏林红表示。一个原本处于可能状态的消息已经得到证实,商务部和财政部将对每个得到授牌的合作区项目提供总额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资助,资金来源于中央外贸发展基金。
能够感觉到康奈集团的兴奋。作为一个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国际化道路的民营企业,它可能正在经历一种将要修成正果前的喜悦。2002年至今,康奈在欧美等地开设专卖店(柜)120家,目前年产900万双皮鞋中,有50万双通过其专卖店外销。尽管康奈对那些怀疑其国外专卖店盈利能力的同行表示不屑,但是毫无疑问,目前的国际销售数量并不能让它满意。现在,一个民营企业,几乎可以以国家的名义坐下来与人进行经济谈判,这让之前在海外苦苦挣扎的草根企业瞬间获得了归属感。
但是,这种兴奋似乎并未传递到乌苏里斯克市政府。对于外来资本,他们的态度与中国人差别显著。在乌苏里斯克市政厅里,夏林红遭遇了小小的尴尬。此前,温州外经贸局与乌市政府商定于8月在乌市举办一次大型演出活动,俄方负责场地、灯光等。看上去,俄方对中国人习见的这种宣传形式兴趣不大。乌市文化局长表示礼堂的装修、中方要求的灯光设备俄方都无力完成,演出需要的大提琴也无法提供。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外资及乌市期望外资进入的行业时,乌市杜马主席在对外资表示欢迎后指出,该市农业方面发展潜力巨大,比如经济作物种植、养殖、肉类加工等。
夏林红和康吉国际投资公司副总经理黄育增对俄方的态度表示理解,认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时相近。
必须要有耐心。但是,只有耐心是不够的。我们给别人准备的,是否就是对方急于得到的?应该承认,已经进入合作区内的制鞋企业,其产品质量无法与康奈相比,而通过运输半成品到合作区再组装的生产方式(据说也适用于将来入区的家电企业)在合作区49年租期结束后,会不会激起对方对“拉美化”的讨论?
有消息表明,中国企业在柬埔寨、越南等国投资建厂,把半成品输入印尼、菲律宾等国深加工的经营方式已经遇到压力——东盟国家认为它阻碍了本国相关产业发展,欧美方面也对这种“曲线出口”展开调查。长期以来,来华投资企业相当幸运,它们似乎从未遇到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