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派服装 山城重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没有一个城市,可以媲美重庆服装产业的广阔发展空间——人口3000多万,本地服装市场年销售额甚至接近200亿元;再加上作为西部惟一的直辖市,重庆市场对周边地区有着极大的辐射作用,影响的消费人群过亿。
也没有一个城市,像重庆一样对时尚有着如此强大的包容和繁衍能力,就好像水流人转的朝天门码头,可以涅成为全国服装集散地和西部时尚引领者。
如果将最初诞生的渝派服装比做青涩的邻家小妹,三次转变后,早已摇身成为时尚、前卫的海派女郎。
阶段一:本土产品青涩出炉
“说到渝派服装,人们总会想到重庆的劳动力成本是最大的优势。”本土一知名服装品牌负责介绍,重庆服装业的劳动力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比一些国际大牌服装生产基地,像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低65%。很快,重庆拥有了一大批拥有地方性、区域性知名度的服装企业。
可是,最初创业的重庆本土服装企业,在劳动力富余、生产成本低廉的山城,往往靠量来冲击市场。按照市发改委一位官员的说法,“那时这些只能叫产品。”他回忆,在南岸、巴南和渝西一些区县,集中了一大批服装生产企业,但并没有靠款式、设计、质量等竞争,而是靠价格、销售渠道等直接争夺终端市场,往往没有什么竞争力。
阶段二:渝派服装集体亮相
单打独斗已不能承载更多的经营责任和品牌提升,重庆服装行业开始集体寻找新的出路。1998年12月,重庆首届国际服装文化节在重庆举行,第一次提出了“渝派服装”的理念,推出了以天派、极力、树王等为代表的重庆服装品牌。
新崛起的重庆服装企业开始吸取前人经验,视塑造品牌为开拓市场的“敲门砖”,视质量为品牌的生命,从提高装备水平、完善质量管理和加强员工培训等环节,全方位把好产品质量观,着手培养和推出一大批优秀的模特和服装设计师。
随后,市政府还为加快服装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专门的鼓励政策。面对长期制约渝派服装发展的资金难题,市内信用担保公司也开始通过市场化运作,为渝派服装加工基地融资,提供信用担保。
阶段三:品牌也要出去吆喝
现在,说到“渝派服装”,人们自然会想到以“极力”、“天派”、“树王”、“段记”为代表的男装,以“纤”、“梦之诗”、“欧碧倩”为代表的女装,以“永佳”、“竹风”、“雅旺”等为代表的针织、羊毛衫品牌。
“渝派服装’开始享有一定知名度,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傲视群雄。”据了解,去年本地市场共销售服装约2亿件,销售额约为180亿元。其中,重庆自产品牌的销售额约为50亿元,所占比例不到40%。
进入新世纪后,重庆市政府连续三年举办国际服装节,加强对外交流,加快产业板块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还评出重庆名牌11个,著名商标9个,最佳服装品牌25个,优秀服装企业31个,ISO9000认证企业14户,民营企业获进出口权企业10户。
渝派服装也开始借助在线营销、网络等市场营销手段,展示自身形象,打造销售渠道。此前,世界第三大电视购物公司——韩国GS电视购物,就与“重庆树王”合作,携手走出重庆品牌服饰海外扩张的第一步。“我们要走出去赚吆喝。”
“渝派”服装,已经成为山城重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