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军训服回收捐赠遭遇制度瓶颈
新学期开学后,高校进行一年一度的军训。杭州各高校新生军训陆续结束,校园从"橄榄绿"回归"色彩缤纷"。
一个问题产生了:学生每人一套的军训服到哪里去了?记者对此进行追踪调查。
军训后服装或扔或压箱底
记者调查发现,军训刚结束,一些学生就把军训服扔进了垃圾箱。不少学生认可这种处理方法。浙江大学的小邬告诉记者,与日常时尚服装相比,军训服显得土气,"即使保留军训服作为纪念,也不能再穿。与其留着占地方,倒不如丢了省事。"
小邬说,她身边的人大多只把军训服当作军训这段特殊时期的服装,视其为"一次性消费品"。
二年级学生陈忱选择了另一种处理方式:把军训服藏入衣箱留作纪念。她去年的军训服已在箱底压了大半年。大四的小潘发现,新生时期保留的军训服在毕业整理衣柜时成了累赘。留作纪念的军训服也难逃被丢弃的命运。
据了解,仅浙江省就有77所高校,每年新招学生少则三五万名,多则七八万名,如果这些军训服都被扔掉或压在箱底不被利用,是巨大的浪费!
回收捐赠制度待完善
如果军训服使用能由"一次性"变为"多次性",社会能节约多少财富呢?浙江大学采购中心的钟老师帮记者算了一笔账:仅浙江大学2007年招收学生5000余人,每人一套军训迷彩服需花费近65元,短短半个月军训时间,军训服需花费30多万元。可见,如果军训服"一次性消费",浪费惊人。
最近,不少学校另出高招,以解决军训服浪费问题。如大学发出倡议,希望同学把军训服捐给西部地区贫困群体;上海理工大学用白色T恤替代了迷彩军训服,军训结束后服装照样可穿;浙江大学组织学生把军训服捐给建筑工人……
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主任王高合认为,回收捐赠是军训服再次利用的好方法,但目前大多数高校主要依靠志愿者和爱心社等社团组织回收军训服,缺少一个完善的军训服回收制度,一些回收的军训服未能适当清洗、消毒、储藏,导致受捐赠方因为卫生问题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