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口岸一般贸易出口比重上升至56.7%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推进,纺织品服装出口开始逐步由低端加工向高层次转变。昨日从青岛海关获悉,今年以来,代表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出口的纺织服装一般贸易出口增速远高于加工贸易,1至8月山东口岸纺织服装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已上升到56.7%,初步显示出国家宏观调控的引导效应。
来自青岛海关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山东口岸纺织品服装(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平稳增长,出口值92.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9%。其中,纺织品出口46.2亿美元,增长15.4%;服装出口46.5亿美元,增长18.4%。
从贸易方式来看,山东口岸纺织品服装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优势明显,增速高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出口52.5亿美元,增长18.3%,占出口总值的56.7%;加工贸易出口39.6亿美元,增长14.3%。在出口市场方面,对采取特保措施的美国、欧盟出口快速增长,对日本出口增长平稳。对美国、欧盟分别出口15.2、14.3亿美元,分别增长20.3%和30.2%,远远高于同期整体出口增速;对日本出口22亿美元,增长12.2%,占出口总值的23.8%,增长相对滞缓。
自从珠海香洲毛纺厂1978年8月签订第一份毛纺织品“来料加工”协议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不仅使我国成为了新世纪的“世界制造中心”,也同时带来了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并直接带动了我国IT等新兴制造业的发展。
但我们也无法否认,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基本为贴牌生产,技术含量和增加值较低;外资企业占比高,内资企业参与机会少;土地、能源、资源占用和消耗大;环境污染较重;特别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猛然增加的贸易出口份额和顺差,已使中国产品更直接的暴露在国际贸易摩擦之中。
为了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2006年1月、11月和2007年4月,我国政府3次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商务部还在2006年4月表示今后将视情况每年更新加工贸易禁止目录。今年6月23日,国家进一步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将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列入限制类目,同时收紧了“保证金台账制度”。
“限制”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新华锦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本上来说,这是要求企业加速自主创新、创建自有品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毕竟,我们无法再对目前的利益分配模式视而不见:生产一个“芭比娃娃”,在2美元的香港转口价中,中国劳动力的报酬仅35美分,20美元装进美国公司老板的腰包。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迫切需要摆脱始终处在价值增值链低层次的境遇。
青岛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入世承诺,2008年将终止针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特保措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将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产能的迅速扩大,造成出口无序竞争日趋激烈,前景仍不容盲目乐观。为此,建议加强对纺织品服装行业发展整体调控,严格审批新增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纺织品服装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职能,进一步规范纺织品服装出口行为,降低遭遇壁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