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中国制造业规模“徒有其名”
【美国《新闻周刊》10月1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题:召回中国品牌(作者美国全球财经研究公司资深中国问题分析师威廉·赫斯)
在最近的玩具召回事件出现前的几个月,中国政府的宣传人员一直加班加点,忙着让外界相信中国的商品是安全的,并说对中国产品质量的担心是不公正的,是外国媒体过于渲染造成的。一家官方电视台最近报道说,有问题的玩具90%都是因为外国公司的设计存在缺陷,只有10%是中国国内制造商的过错。
这样的努力旨在让两大顾客群放心:外国消费者,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国内普通消费者,不过,北京要说服日益富足的本国公民购买中国商品,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中国商务部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报告说,中国国内市场被外国商品控制。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字,在截至2004年的10年里,外国制造商在中国市场所占的份额增加了3倍,达到31%。在纺织品、服装和鞋类市场上,外国商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8%,信息技术设备和电子领域为82%,家具领域为51%。这表明,中国如今面临的真正的制造业危机是,如何让中国消费者像对待外国品牌(尽管许多外国商品也是中国制造的)那样看重中国产品牌。
甚至在中国的出口商品当中,外国品牌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表明时常听到的关于中国制造业奇迹的说法有些空洞。众多沿海地区是中国制造业走向繁荣的基地,然而现在这里90%的出口商品是用大多为进口的零部件或材料制成的。中国将近60%的出口商品源自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根据美国全球财经研究公司的预测,中国会在2008年底之前成为世界上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但这只是徒有其名。中国组装商品的附加值依然很低。这样一来,中国的利润也很低;出售这类商品的大部分所得都流入了外国公司。
这些让人不禁要问,考虑到中国品牌的价格要便宜许多,中国消费者为什么更愿意购买外国品牌?从某程度上说,因为外国品牌赋予了购买者以地位。但是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中外厂商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所作出的反应不同。外国生产商往往是积极主动的:含铅玩具有可能对儿童造成损害,仅仅这样的可能性就足以成为召回产品的理由。中国厂商则往往是被动的:在问题浮出水面之前,它们表现得似乎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根据官方统计数字,大约20%的中国商品质量不合格,而只有1%的出口商品不合格,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出口商品是由更具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外国企业生产的。
特别是在电子领域,中国公司没有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也没有建立起质量可靠的信誉。而在这方面,外国零售商远比中国企业更善于创造令人愉快的购物经历。它们在宣传方面也投入了更大的财力。
北京终于开始针对这样的不足作出反应。近几个月来它向全国各地派出了巡视组,调查质量问题,关闭了数百家工厂,并承诺加强供货环节的监管机制。中国政府希望看到更多的产品由具有竞争力的国内公司设计、制造并销售。它还想看到更多的中国人购买本国制造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