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顺差又迈步:鼓励进口目录接近完成
中国首份鼓励进口技术及产品目录接近定稿,可能将于近期公布。此举被商务部等机构视为一项努力扩大进口的实质性举措。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9月23日宣布了这一消息。当天在武汉召开的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进口工作会议上,薄熙来表示,中国将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扩大进口,特别是增加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原材料进口。
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商务部负责实施的这份目录,包括先进技术、装备、矿产资源等两百多类产品。列入目录的产品将享受国家贴息贷款、进口许可便利、进口信用保险、招标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这是中国首次推出大规模鼓励进口、特别是用贴息贷款等财政支持来鼓励进口的政策。
以商务部为主的各部门今年将“减顺差”列为重要工作目标。今年1-8月,中国外贸顺差已达1617.6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该目录此前已经在相关部门内部酝酿很久。有专家对目录可能冲击国内相关行业表示担心。但薄熙来表示,加快引进新技术及产品可以促进国内行业技术创新。
多种技术和装备被列入
据参加此次会议的相关人士透露,目录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部分列出的国家鼓励引进的技术包括核电等44项。一位参加了会议的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先进技术应该还包括环保、新能源、节能、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生物工程和医药等。
目录其余三个部分分别列出镗铣加工中心等106项重要装备,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制造等66个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以及镍、镉矿砂等十几项重要的资源性产品和原材料。
前述官员表示,航空航天、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铁道电力机车、先进金属冶炼、先进发电设备、新型冶金设备、环保机械、农业机械、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大型通讯设备等行业和装备都在目录中有所体现,但是他拒绝透露更详细的内容。
薄熙来表示,目前我国先进技术设备的配置率总体偏低,大中型企业主要专业设备达到国际水平的仅占25%。因此,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做好消化吸收,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层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目录出台之前,关于如何扩大中国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在政府内部已经讨论了很久。大部分专家都认为,扩大这一部分产品进口,既能减少顺差、使用外汇储备,又能帮助国内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一举两得。
贴息贷款成主要手段
自今年初以来,中国政府官员曾在不同场合表示,鼓励进口技术和设备目录正在制定。此前曾经有传言说,列入目录的产品将得到进口关税减免以及财政、金融支持。因此,不少企业为了等待更加优惠的进口政策,而放慢了可能列入目录的产品的进口速度。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1-6月,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逐月放缓,除1月增长28.3%、2月增长16.2%外,3-6月增长均不超过15%,与同期出口20%以上的增幅形成巨大反差。而在2006年同期,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幅都在25%以上。一些分析师认为,外贸政策调整频繁,“等进口”和“抢出口”的现象并存,是今年中国外贸顺差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事实上,最后成型的目录并未如此前传言所说,将在税收上带来优惠。据本报记者了解,此次列入鼓励进口的目录的产品,主要是可以享受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制定的进口贴息优惠政策,解决进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薄熙来在武汉会议上强调,进口贴息政策是扩大进口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目录及配套政策颁布实施之后,政府将划拨专门资金,企业在利用银行贷款进口其中的技术和设备用以技术改造时,可以申请政府贴息资助。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有可能推出相应服务和产品。此前广州市外经贸局的一项调研显示,缺乏融资渠道,是制约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口的主要难题。
一位商务部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除了贴息之外,列入目录的产品,还将得到取消进口自动许可证、进口信用保险、招标等一系列支持。除此之外,商务部也将通过自己的网站,专门为这一部分产品构筑公共服务平台。
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
记者了解到,该目录涉及的相关行业对此非常关注,最终目录是各方权衡的结果。
相关政府部门对这个目录讨论多时,态度谨慎,担心部分进口装备会与国内产品竞争,冲击国内产业,尤其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装备制造等关键产业。
中国电器行业协会高级经济师程仁超告诉本报记者,当发改委征求意见时,协会对超临界火电机组和输变电设备就表示了不同意见。有关专家认为国内火电设备制造近几年发展迅速、技术也逐渐成熟,在产品质量上也不逊于进口产品。如果此时大量鼓励进口,可能会对上升期的国内产业形成打击。而电线、电缆、大型变压器等国内也有很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一旦被列入目录,相关产品可能在工程招标中处于劣势,不利于产业发展。
薄熙来表示,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要和推进自主创新相结合,通过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提高自主创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中国装备制造重镇——大连市外经贸局局长刘德春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国内企业也需要国外的技术转让和支持,因此并不担心目录的出台会对当地企业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