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欧盟纤维产业发展趋势呈多样化
日本《海外速報》No.764 / 2007年9月10日报道,关于2006年的欧盟纤维产业,介绍欧州纤产联(The European Apparel and Textile Organisation:EURATEX)汇总的概要。据此,欧盟的纤维生产近年来继续大幅度减少,但2006年欧盟全体成员国的减少幅度缩小,各国家、各品种的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
欧盟纤维企业的业绩由于对中国的配额限制和欧盟区内的好景气而情况良好。尽管世界的需求扩大,但由于以欧元升值的汇率变化及产品价格下降,没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
1、2006年的欧盟25个成员国纤维产业概况
2006年欧盟25个成员国的纤维最终消费额为4460亿欧元,比上年增加4.7%。2000-2006年以年率2.1%增长,但这个数字是2004年新加盟的10个国家的增长率(18%)抵消了原欧盟15个成员国低增长的结果。
2006年消费规模扩大的原因之一是服装制品的平均消费价格继2005年(减少0.9%)继续降低(减少0.6%)。但是,其动向因各个国家而异,英国、捷克、塞浦路斯、立陶宛、波兰、爱尔兰等大幅度下降,而希腊、西班牙、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上升。从品目看,家庭用纺织品价格全体下降0.8%,而地毯增加0.4%。
2006年欧盟25个成员国的纤维制品零售动向,以金额计算增加4.9%,以数量计算增加4.4%,都大幅度增加,进入2007年以后也是情况良好。进而,2004年及2007年新加盟的国家零售金额和数量都是2位数增加(增长11%-45%)。但是,原加盟国中丹麦、瑞典、芬兰等的零售坚稳,而意大利、葡萄牙、卢森堡、希腊等情况不好。
从纤维行业内的各领域生产动向看,纺织品中,化纤(包括特殊品及整理加工)为高于欧盟25个成员国全体平均趋势较好,纺纱、针织服装、家庭用品生产继续大幅度减少。织物和针织品生产继续减少,但2006年的减少幅度在缩小。
具有高附加值的服装生产减少、产地缩小,尽管生产坚稳而利润扩大微小。
新订货特别是化纤、其次是服装全年情况良好。纺织品不顺利,订货减少已达最低。2007年1季度的新订货仍使化纤及服装继续看好,由于限定纺织品而出现良好兆头。但是,纺纱、织布、针织依然处于严峻的价格竞争中。
生产价格特别是服装显著上升(增加1.1%),这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进口急速增加。纺织品的生产价格增加0.6%。
投资比2005年稍有增加。欧盟新加盟国对服装的投资大幅度增加。纺织品欧洲全体减少,但其速度在减慢。
销售稍有增加。纺织品与服装相比价格相差较大,生产减少,处于严峻状态,而新加盟国在奋斗。
雇佣工人继续减少,欧盟全体减少了相当于4.5%的13.6万人。但是,与2002-2005年的速度相比较,处于缩小趋势。2006年纺织行业欧盟15个成员国的工厂关闭数量创造了历史第2位记录。
2、纤维贸易
2006年欧盟的纤维贸易平衡,由于2005年WTO纤维协定失效的配额制度废除、欧元升值及对看好的欧盟经济圈进口扩大等,赤字增加15.8%,创过去最高记录425亿欧元。
新加盟国家与欧盟区外的纤维贸易平衡,全体为近8亿欧元的黑字,但如果只限于纺织品却是1.55亿欧元的赤字。欧盟新加盟10个国家区外出口的比率从2004年的7.7%,扩大到2006年的9%以上。
对各出口地的出口额,最大市场的美国减少1%,其他大多数地区都增加,其中向包括墨西哥的中南美和俄罗斯增长显著。另外,对土耳其和亚洲的出口额也增加。
进口额来自亚洲(除中国)的增长最大。2006年从该地区的进口数量、金额都为2位数增长,特别是对欧盟出口受恩惠的孟加拉、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香港、菲律宾等。
中国在欧盟区外进口中,数量占有率与上年同水平为27%,但金额占有率从28.9%提高到29.5%。2005年6月,对从中国向欧盟出口的纤维10个品目到2007年末控制出口增长达成协议的结果,2006年从中国的进口量由2005年的71.4万吨压缩到14.2万吨。特别是限制对象10个产品的占有率,2004年为9%,2005年急增到22%,而2006年再度缩小到12%。
欧盟来自中国的进口品特征,是对从欧盟区外的进口单价全体增加3%,中国品的平均数增加13%等,与上年相比,高附加价值品增加较快。
欧盟纤维企业的业绩由于对中国的配额限制和欧盟区内的好景气而情况良好。尽管世界的需求扩大,但由于以欧元升值的汇率变化及产品价格下降,没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
1、2006年的欧盟25个成员国纤维产业概况
2006年欧盟25个成员国的纤维最终消费额为4460亿欧元,比上年增加4.7%。2000-2006年以年率2.1%增长,但这个数字是2004年新加盟的10个国家的增长率(18%)抵消了原欧盟15个成员国低增长的结果。
2006年消费规模扩大的原因之一是服装制品的平均消费价格继2005年(减少0.9%)继续降低(减少0.6%)。但是,其动向因各个国家而异,英国、捷克、塞浦路斯、立陶宛、波兰、爱尔兰等大幅度下降,而希腊、西班牙、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上升。从品目看,家庭用纺织品价格全体下降0.8%,而地毯增加0.4%。
2006年欧盟25个成员国的纤维制品零售动向,以金额计算增加4.9%,以数量计算增加4.4%,都大幅度增加,进入2007年以后也是情况良好。进而,2004年及2007年新加盟的国家零售金额和数量都是2位数增加(增长11%-45%)。但是,原加盟国中丹麦、瑞典、芬兰等的零售坚稳,而意大利、葡萄牙、卢森堡、希腊等情况不好。
从纤维行业内的各领域生产动向看,纺织品中,化纤(包括特殊品及整理加工)为高于欧盟25个成员国全体平均趋势较好,纺纱、针织服装、家庭用品生产继续大幅度减少。织物和针织品生产继续减少,但2006年的减少幅度在缩小。
具有高附加值的服装生产减少、产地缩小,尽管生产坚稳而利润扩大微小。
新订货特别是化纤、其次是服装全年情况良好。纺织品不顺利,订货减少已达最低。2007年1季度的新订货仍使化纤及服装继续看好,由于限定纺织品而出现良好兆头。但是,纺纱、织布、针织依然处于严峻的价格竞争中。
生产价格特别是服装显著上升(增加1.1%),这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进口急速增加。纺织品的生产价格增加0.6%。
投资比2005年稍有增加。欧盟新加盟国对服装的投资大幅度增加。纺织品欧洲全体减少,但其速度在减慢。
销售稍有增加。纺织品与服装相比价格相差较大,生产减少,处于严峻状态,而新加盟国在奋斗。
雇佣工人继续减少,欧盟全体减少了相当于4.5%的13.6万人。但是,与2002-2005年的速度相比较,处于缩小趋势。2006年纺织行业欧盟15个成员国的工厂关闭数量创造了历史第2位记录。
2、纤维贸易
2006年欧盟的纤维贸易平衡,由于2005年WTO纤维协定失效的配额制度废除、欧元升值及对看好的欧盟经济圈进口扩大等,赤字增加15.8%,创过去最高记录425亿欧元。
新加盟国家与欧盟区外的纤维贸易平衡,全体为近8亿欧元的黑字,但如果只限于纺织品却是1.55亿欧元的赤字。欧盟新加盟10个国家区外出口的比率从2004年的7.7%,扩大到2006年的9%以上。
对各出口地的出口额,最大市场的美国减少1%,其他大多数地区都增加,其中向包括墨西哥的中南美和俄罗斯增长显著。另外,对土耳其和亚洲的出口额也增加。
进口额来自亚洲(除中国)的增长最大。2006年从该地区的进口数量、金额都为2位数增长,特别是对欧盟出口受恩惠的孟加拉、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香港、菲律宾等。
中国在欧盟区外进口中,数量占有率与上年同水平为27%,但金额占有率从28.9%提高到29.5%。2005年6月,对从中国向欧盟出口的纤维10个品目到2007年末控制出口增长达成协议的结果,2006年从中国的进口量由2005年的71.4万吨压缩到14.2万吨。特别是限制对象10个产品的占有率,2004年为9%,2005年急增到22%,而2006年再度缩小到12%。
欧盟来自中国的进口品特征,是对从欧盟区外的进口单价全体增加3%,中国品的平均数增加13%等,与上年相比,高附加价值品增加较快。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文章关键词: 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