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央行回收流动性是控制当下通胀关键
在食品价格涨幅达18.2%的推动下,8月份CPI增幅达6.5%,创10年新高。有些市场观察家认为中国已经开始进入通胀时代。自2003年以来,中国GDP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和温和的通胀,但理论上讲,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因为,“万有引力定律”同样适用于中国,随着经济扩张,中国经济最终会受到供应约束,届时通货膨胀就会出现。而且,经济学理论表明,如果汇率被低估的时间太长,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持久可观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被低估的一种表现,这导致了流动性过剩,从而使中国资产价格普遍攀升,这样看来,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似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的确,认为中国的通胀还没有失去控制,或者说中国还没有进入通胀时代,都还不是那么容易。
在详细进行阐述之前,笔者先提出一个我用于理解中国通胀的理论框架。假设A国只生产和消费两种商品:食品和服装,二者在消费篮子中各占50%的权重,此外,A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并大举投资服装生产行业,因此其服装产量总是超过自身的消费量,需要出口剩余部分。这种背景下,A国服装生产商之间竞争极其激烈,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如果这时,A国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造成的通胀压力首先将表现为食品价格而非服装价格上涨。从供求角度分析,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正向需求冲击,在过剩投资和廉价劳动力的作用下,服装供给曲线右移的速度大大超过食品供给曲线,因此食品价格的涨幅会大大超过服装价格的涨幅。
这个例子虽然粗略,但大体符合了中国的现状,目前,食品和制成品分别占中国CPI商品篮子的大约三分之一和40%。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食品是CPI构成中对货币条件变化最敏感的项目。换句话说,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通胀压力倾向于首先反映在食品涨价上。鉴于此,虽然当前的通胀类似于2004年,都是由于食品价格高涨所带动,但是他们的根源并不在于供给因素。
在这个概念框架中,通胀的传导将呈现如下的次序:正向需求冲击导致食品价格涨幅迅速上升,非食品价格涨幅平稳导致总体CPI涨幅温和上升;食品供给对价格做出反应,加之政府紧缩需求的政策;结果食品价格涨势缓和,总体CPI涨幅缓和。笔者认为这既可以解释2004年的通胀走势,也有助于预测本轮通胀的前景。
从上面的框架看出,由于处在需求压力下,食品供给反应迟缓是造成食品价格迅速上涨的原因并导致总体CPI高涨。
有人会问,中国的食品紧缺状况是否不会成为中国持久性通胀的开始,毕竟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随着收入的迅速增长,中国的食品和相关产品需求会很快超过供给能力,从而造成持续的食品价格上的上涨压力。
上述分析有些道理,可是,只有在中国强劲的食品需求推升了全球食品价格情况下,中国食品供应趋紧才会是食品价格驱动型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世界市场中,农产品,尤其是食品几乎都完全接近于可贸易商品。一个国家食品供应缺紧可以通过进口来解决。
因此,笔者不认为中国的食品供给紧张会成为中国持续性通胀的源头,除非全球食品供给满足不了像中国和印度这样人口大国的需求量。
鉴于此,由于中国食品供应紧张而认为中国已经进入通胀时代,就相当于认为全球食品价格涨幅出现了持久性的上升势头。很显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世界市场的食品供给态势对中国食品价格的急剧上升没有直接影响。
这样看来,要解决食品供给反应缓慢的问题,从而缓解中国目前的通胀压力,增加食品进口应该是一个有效方法。如果人民币加快升值,就有助于防止进口输入型通胀。
统计数据表明,2004~2006年间,中国制造业名义工资的年均增幅超过了10%,人们会问这是否是劳动力市场趋紧、乃至出现通胀压力的迹象。其实,高通胀要持续下去,必须以工资上涨的持续压力为支撑。然而,即使名义工资快速上涨,如果其增速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速,也未必会导致通胀。中国的情况就是如此。
按笔者的估算,近年来尽管中国的名义工资增长迅速,2003~2005年间的年均增速达12.7%,但劳动生产率的增速还要高得多,因此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在持续下降。由于单位劳动成本的估价并不十分可靠,但中国又缺乏最新数据,笔者们就不得不通过其他的一些数据来进行判断,值得注意的是2004-2006年期间,中国名义GDP和工业利润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8%和28.7%,都大大高于名义工资的增速。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在近几年也在下降。这些数据表明,内在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快于名义工资的增速。
理论没有错,但是事实是,认为中国将进入通胀时代的观点建立在一项重要假设之上:中国经济已成为接近充分就业的正常经济体。但事实却是,资本这一关键生产要素的价格仍然明显低于市场出清的水平,所以中国事实上还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体。而且,中国还远未达充分就业。
中国社科院近期的一份报告结论是,中国过剩劳动力的情况可能要持续到201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应该会继续防止名义工资增长过快,尤其是低技能劳动力工资的增长过快,从而有助于保持中国一个在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中的比较优势。
尽管在中国这样快速增长的市场经济下,估算中性利率水平是很难的,但是不难推算出,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当前的利率明显低于市场出清水平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金融压抑”,政府将巨额居民储蓄以低成本引入到政府向鼓励发展的产业部门去(如,国有企业,制造业)。结果,低成本资金促进了过度投资,因此推动了产能的扩张。持续强劲的供给扩张限制了企业的议价能力,导致制造业成显出的结构性低通胀态势。
廉价资本和低成本劳动力两个因素,只要有一项消失,中国就会进入“通胀时代”,但是,笔者认为,短时期内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在不存在长期通胀基础的情况下,当前通胀能否被控制住,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中国政府是否能成功的控制通胀预期。如果总体CPI上涨长时间地(如12个月)保持在高位(如5%以上),通胀预期就可能很难改变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经济存在过剩劳动力,工资上涨压力仍然可能出现,最终转化为大范围的通胀。
尽管食品价格暴涨,但是非食品价格涨幅还保持在非常稳定的状态,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掌控通胀预期的难度。最近,多个政府部门公开表示,2007年总体CPI涨幅会控制在4.0%以下,同时发改委牵头有关部委指示各地方政府控制和推迟涨价措施并打击非法涨价。
可以预计,央行将会继续公开市场操作和进一步提高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等方式收回流动性。笔者判断央行年内将至少再次加息,以到今年年底把M2增幅降到17%以下,这样,一可表明政府对于控制通胀的决心;二可缩小实际银行存款利率的负值,以帮助控制资产价格膨胀。
(作者系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原文为英文,MIKI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