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纺织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途径
内容摘要: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后,对我国纺织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然而取消配额后我国纺织业很快成为欧美设限的重点对象。本文分析了欧美设限纺织品的原因,提出转变我国纺织外贸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并指出实现我国纺织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关键词:纺织品外贸增长方式
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世界贸易组织于2005年1月全面取消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配额限制。纺织品配额取消后,我国纺织品出口数量急剧增加,而纺织品出口价格直线下降。欧美相继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实施限制措施,对我国纺织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较大冲击,纺织品出口目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面对我国纺织品贸易严峻的外部环境,需要认真思考:欧美设限我国纺织品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纺织业该如何对自身进行调整予以应对?
欧美设限我国纺织品的原因
(一)纺织品是国际贸易中的敏感性商品
纺织品与农产品一样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敏感性商品。纺织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而纺织品的市场空间又相对较大,从而各国均有较多的从事纺织品生产的企业。同时该领域能为社会提供可观的就业机会,一国纺织品贸易开放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着进出口双方的纺织企业和就业工人的命运。这些原因造就了纺织品的特殊敏感性。
(二)我国入世不利条款的制约
《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书》242条款规定,如一个世贸组织成员认为《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所涵盖的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自《世贸组织协定》生效之日起,由于市场扰乱、威胁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则该成员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期减轻或避免此市场扰乱。这项规定是专门为纺织品而设定的,既清晰又严厉,而且操作简便。
《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6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中规定,在2013年以前,如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产品数量的激增以及由此发生的重大贸易转移造成进口国市场扰乱和产业损害,可允许进口成员方在必要的范围对相关产品采取撤销减让和限制进口措施。
《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如果一国认定从中国进口的产品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允许在确定倾销或补贴的价格可比性时,采用第三国的替代国价格,并将这一条款适用的年限限定为15年。中国企业(包括纺织品企业)在入世之后15年内,即到2016年12月10日,将不会被看作具备市场经济地位,除非自身能够证明。一旦遇到反倾销,“非市场经济条款”将为对中国产品实施歧视性的反倾销调查提供依据。
上述三大不利条款不仅专门针对我国,而且门槛低,极易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被利用,将成为我国纺织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重大掣肘。
(三)欧美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随着中美经贸迅速发展,美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自然成为美国压缩经常项目逆差的重点,而贸易保护主义和压迫人民币升值又被许多美国人视为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有效方法,由此导致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不断加大对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美出口的打压。
在欧盟,与此类似,近两年其经济增长一直比较疲软,对华贸易逆差则逐年上升,导致对华贸易摩擦的压力增大。我国成为欧盟对外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欧盟希望凭借对我国设限来缓解目前的经济困境。
(四)我国低价纺织品对外国市场形成巨大冲击
我国是一个纺织大国,在国际上占有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全球市场的纺织品需求总量有限,而且纺织品的生产已经相对过剩。由于我国作为纺织业大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低,因此产品的同质性较大,我国纺织品企业以生产中低档次的纺织产品和服装为主。要想进一步争夺国际纺织品市场份额,纺织品企业只有降低产品的价格,在微薄的利润下扩大纺织品出口数量。我国物美价廉的纺织品已经对外国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欧美,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纺织业已经退化为夕阳产业,失业问题在纺织业表现尤为突出。欧美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纺织行业,必然对我国纺织品实施限制措施,以防止我国纺织产品的大量涌入对其国内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以此来抵抗我国纺织品对他们国内纺织业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我国纺织业应对欧美设限措施分析
出口量大,但附加值低,价格竞争激烈,是我国纺织品遭遇设限的主因。未来的全球纺织服装市场,将以市场规则为依据。市场的胜出者将是那些有更高劳动生产率、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这要求我国的纺织企业在企业意识上要完全转变,在今后的纺织品生产和贸易中,转变传统的数量型增长方式,提高产品的档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出口结构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以提高我国纺织企业的生存与竞争的能力,实现整个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增长,转变我国纺织外贸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
转变增长方式的途径包括:
(一)以质取胜,调整出口结构
出口增长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纺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我国纺织企业应确立增强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立足国际市场的思想,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加快纺织产品出口结构调整,逐渐使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与档次。
在出口产品结构上狠下功夫,由初级加工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进军,向高附加值产品进军。并且还可以根据国外市场需求层次不断变化,消费群体交换迅速的情况,改变现有产品的结构,使之符合当地条件和当地消费者的偏好。
(二)实施品牌战略,加强产品创新
成熟的市场竞争往往体现为品牌的竞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品牌为企业创造着大量的超额利润,对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能力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日益成为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我国纺织企业应打造自己的名牌产品,出现一些在世界叫得响的名牌,逐步改变人们心目中的我国产品基本上是低质廉价商品的印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企业要注意实施品牌战略,培育自有品牌,实现定牌、贴牌到品牌的转变。其中,打造品牌就要注重对品牌内涵的提升。因为品牌的背后是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只有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自己实力过硬了,才能使品牌的支撑在市场上有力度,才具有与竞争对手对话的资本。
(三)尝试“走出去”,有效地规避风险
面对入世以来欧美对来自我国本土制造的产品贸易限制增多的情况,我国企业应认真探讨在国外投资办厂,将企业转到第三地进行生产。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绕开贸易壁垒,与当地相关企业形成利益同盟,减少贸易磨擦;另一方面,还可以享受当地国的种种优惠条件,受到当地政府法律的保护。
纺织品企业可以把目光由欧美发达国家转移到那些政局稳定、政策优惠、成本低廉的国家,把他们作为投资对象国,充分利用欧美对这些国家出口的纺织品无设限要求的优势,为我国纺织品对欧美出口开辟新的途径,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四)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业升级
从企业角度来说,要使纺织品企业真正从配额取消中获益,就要通过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能力,从技术和设计两方面提升产品附加值,逐步提高产品档次。加大研发力度,增强设计能力,向满足中高档消费群体的方向发展。具体做法是:增加技术研发投入,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大力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强与国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利用国外较先进的技术,学习和借鉴其在产品研发设计、质量管理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五)开拓市场,扩大出口空间
虽然欧盟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进口市场,但也是贸易争端和摩擦的高发地区,因此,开拓欧美以外的国际市场成为我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中的防守重点。配额取消后,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应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拓宽出口市场空间,加大开拓欧美之外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力度,使其成为应对欧美贸易设限的替代市场。
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几个国家,面对贸易摩擦时,不利于分散风险,因此,我国纺织企业应及时开辟新的出口地,实施出口经营多元化,寻求出口新突破。这有利于分散贸易风险,提高贸易利润率,保持出口业绩稳定增长。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打造世界级的纺织服装集团。
参考文献:
1.邹凤岭.中国企业摆脱欧美“贸易设限"新路径[J].进出口经理人,2005
2.李娜.入世后中美纺织品贸易变动情况浅析[J].经济论坛,2005
作者简介:杨奕宽,1957年出生,男,福建省厦门人,集美大学副教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国际贸易,有较丰富的国际经济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