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吐絮期间综合管理
一、生育特点 棉花进入吐絮期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逐渐减退,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干物质积累减少。吐絮初期,伏桃逐渐成熟,秋桃正在长大。此期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日照和较低的湿度可以加速碳水化合物的转化,促使脂肪和纤维素形成,并加速铃壳开裂和吐絮。
二、田间诊断 高产棉田吐絮的长势长相:从个体发育状况看,顶部果枝平伸,果枝长度为20~30厘米,现蕾3~4个,蕾大且成铃率高,叶色开始褪淡。吐絮初期棉株长相,能达到“绿叶托白絮,上下见双花”的要求。从群体状况看,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好。如棉株中下部结铃很少,且尚未吐絮,上部继续开花,从群体看枝叶繁茂,交叉过严,田间郁闭,则为贪青晚熟棉田。如棉株上部叶片变黄甚至干枯,无花蕾出现,下部已有2~3个铃吐絮,则为早衰棉田。
三、田间管理 吐絮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根系生理功能,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使养分多向有效铃运转,注重促早熟,防早衰,才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1.肥水管理。一是根外追肥。对于叶片过早失绿,出现脱肥早衰的棉田,每亩可用1%~2%尿素溶液50~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对生长过旺表现贪青晚熟的棉田,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3%的过磷酸钙浸化液,促进养分运转,有利提高吐絮。叶面喷肥不宜晴天下午进行,阴天可全天进行,以防止喷后水分蒸发过快浓度骤增而叶片受损。二是防止秋旱。北方棉区后期遇旱后影响铃重,应及时浇水,并可以水调肥。时间以9月上中旬为宜。但贪青晚熟棉田和早衰棉田不宜浇水。
2.整枝与推株并垄。受气温的限制,一般立秋后现的蕾和白露后的花,都是无效的。应及时去掉棉株新生的幼嫩部分,不仅节约了养分,还能够减轻四代棉铃虫的危害。郁闭严重的棉田,由于通风不良,可在3~5片棉叶保一个棉铃的前提下,打掉部分多余的老叶。也可进行推株并垄,即将相邻的两行棉株并在一起呈八字形,隔5~7天后,在将其向两边推开。这样棉花的两侧和行间地面均可先后受到较充足的阳光照射,从而起到促进棉铃成熟吐絮,减少烂铃的作用。
3.抢摘烂铃。若出现连阴雨,易出现烂铃,可把铃期40天以上,铃壳已黄和开始出现黑斑的棉铃在未烂之前抢摘下来,将摘下的棉桃在1%的乙烯利溶液中蘸后晾晒,可以得到吐絮较好的棉花。
4.适时催熟。为促进棉株加快吐絮,增加霜前花产量,在适宜时期喷洒乙烯利,棉花可提早10天左右吐絮,霜前花率增加20%~30%。使用乙烯利必须掌握好时期,喷药过早会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喷药过晚催熟作用会降低。喷药期间,应掌握在棉株上部的棉铃长到40天以上,距枯霜期20天左右,华北地区一般在9月底10月初喷药为宜,喷药量一般每亩40%乙稀利150克,对50~100倍的清水,均匀喷洒。如喷药早,气温高,棉株弱,每亩可喷100克左右。喷药后6小时遇雨,则需重喷(注意留种田不宜喷洒)。
四、及时收花 收花间隔以7~10天为宜,收花过勤,一则费工费时,二则影响纤维品质;间隔时间过长,在日光照射下,会使纤维变脆。收花时,严格要求做到“五分”、“四净”、“两不收”。“五分”即分收,分晒,分存,分轧,分售。其中分收又包括:不同品种分收;留种与一般分收;霜前花与霜后花分收;好花与僵瓣分收;正常成熟与剥出的青桃花分收;“四净”即棉株摘净;铃壳内掏净;棉叶择净和地里拾净。“两不收”即没有完全成熟的花不要急着收,棉絮上有露水的不要收。做到朵絮归仓,确保丰产丰收。
(作者单位:国欣农研会科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