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中国制造”缘何遭遇阻击


http://www.texnet.com.cn  2007-09-30 09:38:48  来源:CCTV 收藏

  美国玩具制造商美泰公司日前在北京对今年夏天召回的2100万件中国制造玩具一事表示了道歉。美泰承认问题出在设计环节,而不是中国制造商。尽管道歉来得晚了些,但还是有助于中国出口商品恢复被玷污的信誉。近来,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上不断遭遇“质量”的指控,并不断出现中国制造的某某商品被召回事件。一时间中国出口商品遭遇信任危机,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其实,所谓的质量问题,不过是某些国家的国会议员和媒体肆意炒作的结果。实际上,中国商品在国外仍然受到信任和欢迎。

    中国出口商品经得住检验

  美泰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商,年收入50亿美元,在中国开展业务已有25年历史,其间生产了数十亿件玩具。美泰年销售总量的65%都是从中国直接采购的。因此,当美泰的“召回令”一发出,就在全球引起震动。如今,随着双方专家的深入调查,结果终于大白于天下。美泰曾先后3次回收中国产的玩具,在前两次回收的2000多万件玩具中,按照美国进口商的要求设计和生产的占85%;因为铅含量不符合美国要求的占15%。第三次被回收的所有玩具的油漆中铅溶出量都合格。9月21日,美泰公司向中国道歉,公开承认召回的绝大多数产品是由于美泰公司在设计上的失误造成的,并表示愿为玩具召回事件负全面责任。美泰的道歉,使最近几个月在全球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制造”事件出现了转折。

  加拿大《环球邮报》发表文章称,引发“中国制造”质量阻击的原因,有时是北美设计者而不是中国制造商的错。据加拿大日前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近几年玩具召回事件中有大约3/4是由设计缺陷引起的。过去20年,玩具召回事件中只有10%是由铅含量超标等制造问题引起的。同时,一些欧美公司品牌持有者对产品的安全问题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很多来自中国的产品,从品牌、设计到主要原材料都是由欧美公司提供的,除了包装上“中国制造”的字样外再也找不到一丝中国的痕迹。目前的美泰玩具道歉事件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其实,在世界各国,产品召回都是很常见的事情,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名牌企业也都召回过产品。德国技术监督协会官员鲍尔博士对外表示:“我不喜欢那种总要把中国产品搞臭的做法。德国厂家的产品也并非百分之百合格,只是由于德国商店里一大半消费品来自中国,美国去年进口的消费品中也有40%来自中国。所以问题产品中中国产品的比例也超过其他产地。”该协会透露,中国的产品出现问题的几率其实很低,几万件才出现一件问题产品,测试结果并不比“德国制造”逊色。中国产品受检验的量比以前大得多,通过测试的也越来越多。鲍尔博士认为:“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制造高质量的产品。”

  事实上,中国出口商品每天都在经受世界上千千万万消费者的实际检验。中国质检总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在2004年到2006年之间,中国对美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分别是99%、99%和99.2%,而美国对中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则分别是99.02%、98.85%和99.08%,两者相比难分伯仲。前不久,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2006年进出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9.42%,而美国是98.69%,欧盟是99.38%。由此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质量丝毫不逊于美欧发达国家。

    质量危机源于标准之争

  记者在采访中体会到,“中国制造”遭遇的阻击,就已披露的个案而言,只有极少数属于“中国制造”自身的原因,更多的是中外之间的标准之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研究员王榕平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有些中国商品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中国和国外在某些方面存在产品质量标准差异,或者是这些产品有了新的安全标准,并不是中国产品的质量差。比如,被德国玩具公司马特尔召回的产品,是因为今年5月才生效的一项新的产品安全标准的实施;今年某些东南亚国家指责中国制造的大白兔奶糖不符合标准,事后证明他们的采样不科学、标准不公开,甚至有当地企业游说政府刁难“中国制造”之嫌。

  王榕平说,其实,以标准之争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在关税壁垒被逐步拆除后,正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动向。一些欧美大国设置各种技术壁垒和绿色标准,已到令人费解的地步。2004年,广州生产的“MIC”电子钟遭遇欧盟的技术壁垒,只因为电子钟内部一颗螺丝必须是无铅的。当时中国几乎没有哪个厂家能生产出这种无铅螺丝,所以为了这一颗螺丝,一个电子钟的成本就要增加6至8倍。

  在当下这个世界上,谁制定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贸易主动权,而标准的背后,则是国家科技实力的角逐。依托强大的科技实力,发达国家制定了成千上万的产品标准、生产标准和检测标准,构筑起一道道技术性贸易壁垒。自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国内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重均已超过80%,日本更高达90%,而中国至今才达到44%。长期以来,中国的标准体系一直比较落后,不少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低水平的标准体系,使中国不少企业长期在较低水平上组织生产并参与国际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依靠了制造业的崛起,今后也依然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制造业。如果我们能够把“中国制造”在海外遇到的信誉危机视作一个挑战,一个机会,像当年经历了类似危机的日本人那样,吸取教训,让“中国制造”成为美国、欧洲的标准,让中国的食品标准成为全世界的最高标准,那么,中国的崛起也就指日可待了。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正在逐步提升产品质量,空中客车公司已经开始到中国采购越来越多的精密部件。科技部部长万钢日前对外表示,通过科技进步跨越中国制造的粗放阶段,已成当务之急。国家科技部已经通过了《科技进步法》等相关法规或条文,来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中国制造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