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大调下 皮毛业的出路
从浙江透视“出口退税”政策大调下的各方选择
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以及政府、银行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考。
企业:危与机并存
这几天,在中国轻纺城经营出口针织、棉麻交织、TR产品的浙江越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黄新华有点烦。他说:出口退税政策出台,仅TR产品出口,每米布损失就在12美分到20美分之间,全年损失至少在70万美元以上。好在我们抢在6月22日出口了11万米布,走了22万美元的商品,否则,损失还要大。许多公司的出口商品堆压在码头,只能望‘洋’兴叹,看着利润白白蒸发。据轻纺城权威人士透露,绍兴因出口退税率调整,将减少退税额五六亿,这意味着绍兴的出口企业,仅退税一项,就直接减少五六亿利润收入。
在我的印象中,这是1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像我们出口服装的企业,流程一般在1-6个月,目前公司已接单未出口的单子总值约1000万美元,出口退税率下调,直接损失少说也在200万元。杭州明成制衣有限公司老总说起出口退税率下调,显得有些无奈。
中国小商品城以小商品出口为主,反响更为强烈。小商品是薄利、技术含量不高、价格透明,赚就赚几分几厘,不少外贸出口利润就是出口退税额,现在像塑料制品、家具、打火机、铜锁出口退税额从原来的13%下调至11%,下降了2个点。我们做建材外贸的,这次有点惨,人民币对美金的汇率在下跌,原材料在上涨,几乎是一天一个价。建材本身体积大,一个柜容量少,而且100块海运费就涨了5块,出口退税额又大幅下调,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中国小商品城一些老板纷纷向记者诉说出口退税率下调的苦衷。
浙江是市场大省,到去年底全省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特色产业区块500多个,绍兴纺织、海宁皮革、乐清电器、永康五金、嵊州领带、诸暨袜子等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区块200多个,区块经济总产值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对上述特色产业区块的外贸出口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小企业,无疑潜伏着危机。有资料显示,最近一次出口退税率下调,共涉及浙江省75%的出口企业、50%的出口金额,多数为私营企业。今年前5个月,浙江省共有17708家从事退税率下调商品的出口企业,占同期全省出口企业总数的73.6%。其中,从事退税率下调商品出口的私营企业共有14380家,占从事退税率下调商品出口企业总数的81.2%;私营企业出口退税率下调商品97.3亿美元,占全省退税率下调商品出口总额的40.4%。服装、家具、鞋类、箱包、紧固件和塑料制品等浙江传统出口商品受冲击较大。那种自身技术含量偏低、产品替代性较强、以低价形式出口、由扩产带动业绩提升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
面对出口退税下调的巨大冲击,浙商独特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显得与众不同。浙江唐龙企业董事长黄国强说得好,危机拆分,就是危与机并存,只看到危,看不到机就会被危逼到绝境,甚至淘汰出局。企业家要善于化危抓机,从危中挖掘出新的商机来推动企业发展。
记者走访了绍兴的一些出口企业,他们或以出口退税率下调为由与外商谈判,提高价格,向外商转嫁部分出口退税下调造成的损失;或以推出新产品、新品牌、特许经营权等办法与外商协商,签约时提高出口商品价格;或加大技改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或走出去到境外加工,收购境外公司,进料加工等,以化解出口退税率下调带来的不利影响。
自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实施以来,不仅绍兴如此,整个经济外向度较高的长三角区域,也在积极探求发展模式转型。他们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一些上规模的企业则调整战略,主动适应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加大资源性产品的进口,走出去收购境外矿产等资源,做大进口生意,加快发展战略转型,也较好地化解了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省境外企业和机构累计已达2809家,投资总额16.4亿美元,中方投资13亿美元,遍布6大洲、121个国家和地区,境内主体数和境外机构数居全国第一。记者预料,整个长三角区域未来三五年的出口中高附加值商品会有较大的提升,进口贸易会有更快地发展。
从浙江来看,出口退税率下调并未遏制出口势头。杭州海关人士说,今年前5个月,全省共出口上述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的商品240.9亿美元,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3.3%,高出同期全省出口增速3.4个百分点,占同期全省出口总额的51%,对全省出口增长贡献率55.2%。
政府:收放已自如
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有调低、调高,也有被取消。就义乌市来说,目前降低出口退税率的有284个商品种类,出口额为13626万美元,占整个出口额的22%,主要为塑料制品、棉制毛毯及浴巾、木制相框、陶瓷制品等等;取消出口退税率的有10个商品种类,出口额为20万美元,主要为木炭、木制工具等等;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有17个商品种类,出口额为159万美元,占整个出口额的0.2%,主要为发电机组等产品。
目前浙江外贸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一般在5-7%,其中有不少商品和行业都依赖于出口退税维持利润率。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实质上也是一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动向,表明国家对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商品要限制生产和出口了。浙江省外经贸厅一位权威人士感言。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些出口企业为了减少出口退税下调造成的损失,纷纷提价,从而一些外商因不接受提价终止再谈合同。
有识之士认为,出口退税率下调从出口方来说,或许是损失,但从国家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减缓顺差增长过快来说,正是其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正如一些政府官员说,这次出口退税率调整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表明了国家缓解贸易顺差过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心。这意味着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由原来的单一税收政策转变为同时又是产业调整政策,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政策工具之一。
来自浙江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浙江省的工业企业为了化解成本压力,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第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同比增长43.9%,增幅高出上年同期27.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对高附加值商品退税不降反升,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退税率也由5%或11%提高到13%。对于重大技术装备、部分IT产品和生物医药产品以及部分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等,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政府公务员感触地说,政府调控真是收放自如。
银行:退进应有方
出口退税政策之变,不仅直接影响出口企业,还势必涉及银行信贷风险,倍受商业银行关注。
就农行浙江分行来说,受出口退税政策影响的信贷企业约有4500家,涉及贷款近400亿元。对此,农行人显得十分理性,他们说要把握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出现的新动向,积极帮助出口信贷企业采取相应对策,既减少企业损失,又防范信贷风险,该退的主动退出,该进的还要帮助企业化解不利因素,稳健进入,做到退进有方。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浙江省某银行负责人认为,如今外向型企业不再满足于银行结算和融资服务,更需要银行提供既能降低成本、锁定风险,又能提高收益、增加利润的综合金融理财服务。所以,银行业要做到合理应对出口退税政策变化,首先要帮助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化解出口退税调整带来的成本压力。如提醒企业要采购优质低价原材料,加强成本测算,适当提高出口报价,弥补部分损失;要增收节支,千方百计地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并合理利用金融产品降低和锁定成本等等,特别是应该帮助企业采取增加外汇融资、出口押汇、商票融资等方法规避升值风险。
此外,降低融资成本,银行还可以运用理财工具,如债务管理理财产品降低企业的利息支出。目前这些业务也成为银行业关注的重点。比如,一些银行在帮助企业在融资和结算方式上实现推迟付汇或提前结汇;运用外汇理财工具帮助企业锁定汇率风险,如国际保理、打包贷款等。
一些有识之士认为,银行在这种背景下还应该建议、帮助企业积极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帮助企业对受出口退税率调整影响较大的出口产品,采取两手抓,即一方面采取内外销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增加内销比重,另一方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境外去设厂。这样企业既避免出口退税率调整和国外贸易壁垒的影响,又能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不断拓宽企业生存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