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现货价差与国内外棉市价差将引导郑棉运行
虽然十一长假期间国际棉价走低,但长假过后郑棉期价仅小幅低开,随后便保持了持续上涨的势头。据了解,长假期间国内棉区出现阴雨天气令籽棉收购价走高,是长假后市场主力资金发动此波上涨行情的基础,而从近3个交易日郑棉持仓量增加3万多手的态势来看,多空分歧仍是比较大的。
笔者认为,多头积极介入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天气因素。河北、山东等主产区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北疆棉区的成熟期推后也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二是期初库存较低。总体来看,今年夏季的翘尾行情已经消化了商业库存,而经过8—9月份两个月的生产后,估计工业库存的存量也偏低,近期新棉花销售顺畅的形势似乎也佐证了这一点。三是国际棉价高企。由于新疆棉运输不畅,当前地产棉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四是在宏观环境大通胀的背景下,棉花相对于其他农产品的比价偏低,投资价值显现。
在多头主力积极介入郑棉期市的同时,空头力量在市场上的表现也颇令人关注。其入市依据主要是持续扩大的期现货市场价差。根据往年的经验,在集中收购期市场往往会出现期现货价差快速拉大的走势。比如2004/2005年度,期现货价差最大值接近3000元/吨。2005/2006年度,期现货价差最大值接近1200元/吨。2006/2007年度,期现货价差最大值是800元/吨。虽然期现货价差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但是做期现套利的利润仍远高于进行现货红营的利润。以当前市场籽棉收购价格水平(籽棉3.17元/斤、衣分40、棉籽1.17元/斤、加工费400元/吨)推算,成本在13000元/吨附近。考虑到仓单棉标准略高于现货棉流通标准,仓单成本估计在13200元/吨左右。以周三郑棉801合约收盘价14730元/吨计,扣除10月至明年1月的仓储利息成本,相当于14330元/吨。所以,当前在郑棉期市进行套利操作的利润可以达到1100元/吨左右。
针对以上的市场状况,笔者提醒投资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今年的大背景是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下政府的紧缩银根政策。这个大背景,对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期货市场上资金供应相对充裕,今年农产品整体出现了资金推动型的上涨便是佐证,这意味着资金对行情的影响力将大于往年,棉花期货的金融属性在今年将有可能大大增强。而现货市场特别是收购加工环节,对农发行贷款的依赖程度较高,在农发行贷款条件提高的情况下,阶段性的资金紧张将可能出现。这有可能导致期现货价差进一步拉大,并给资金充裕的加工厂提供很好的期现货套利机会。二是消费。我们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得到的结论是棉花消费在2007/2008年度仍将保持增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纺织行业的分化已经开始,且今年的分化程度开始变大。这或许意味着纺织的议价能力在提升,当然这是一个无法量化的变量,我们从今年已经走过的行情来看,纺织行业的采购策略和采购时机确实是推动行情的关键。三是仓单问题。期现货套利是郑棉市场在往年均表现出的一个无风险套利机会,但是据笔者调查,在期现货价差达到900元/吨左右时,加工厂制作仓单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原因第一是收购前期马克隆值偏高,而当前水分偏大,做仓单有一定的难度。第二是小加工厂喜欢“快进快出”,而现货加工当前有300-500元/吨的利润,并且销售比较顺畅,所以更倾向于走现货。另外,当前大加工厂介入加工的还不多。第三是大部分加工厂仍看涨后市。这或许给了期现货价差进一步扩大的空间。但这也提醒我们,大加工厂介入加工后,或者现货不能保持涨势,或者销售出现不畅的状况都将可能使得往年的情形重演。四是内外价差问题,这是一个在当前被忽略的问题,当前进口棉的成本比地产新棉高出1000元/吨,进口棉价格变化对国内市场基本无影响。但是我们始终要注意,在配额充足的情况下,国内供给的潜力是全球供给能力,因此,国际棉价的水平将制约国内棉价的上行高度。
综上所述,郑棉市场后期需要重点关注两个价差,一是期现货价差,二是国内外棉市价差。对于已有存货的企业而言,关注期现货价差寻找回调时机进行期现货套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一般性的投机而言,由于资金的介入,今年郑棉市场也将会提供比较多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振荡可能会加剧,把握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寻找波段性的操作机会或许更合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