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未来发展新阻力:知识产权纠纷
作为一个大众日常消费品,“中国鞋”眼下正在被世界各国重新定义。
一方面,中国鞋用自己的步伐诠释了自己在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在目前全球制鞋业130亿双鞋的产量中,中国共生产了100亿双,出口近70亿双,在世界鞋业之版图中已占了60%以上份额。也就是说,全球60亿人口,平均每个人都拥有一双中国鞋。
另一方面,中国鞋不可避免地会牵动世界尤其是欧美的神经,进而发生错乱:中国鞋所到之处,都会产生漫无边际的联想――无论是欧盟、美国还是俄罗斯,只要有中国鞋,就仿佛意味当地制鞋业市场被严重的挤占。
于是,围绕“中国鞋”这一标题,许多西方主流媒体做了无数文章,世界知名研究机构也纷纷以“中国鞋”为由头著书立说,以至于,“中国鞋”成了全世界争鸣的“焦点”命题。
于是,我们看到,在新一轮经济浪潮不断深化的前提下,中国鞋业的贸易额在不断增大,同时也引发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强烈反弹直至激烈对抗。随着中国企业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将遭遇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也是有增无减,形势严峻。
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各国是“壁垒森严”。非税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以其隐蔽性强且易于调整、易于操作,引起矛盾的目标较关税壁垒小得多等优势,且对限制产品进口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各贸易国青睐。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打着维护进出口经营秩序、保护国内消费者利益、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旗号,对国内产业进行着保护,破坏了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
因此,我们特意盘点中国鞋企在未来将面临的各式各样贸易壁垒,分析规避解决之道。
合围:山雨已来风满楼
我国鞋类生产中,大量企业采取代工贴牌方式,缺乏自主品牌,销售渠道单一,从而形成鞋类产品出口以低端产品为主,主要采取“数量规模型”的出口方式,价格成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我国鞋类产品具有明显的制造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对一些传统鞋类生产国家形成有力竞争,导致各国频繁采用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中国鞋类产品进口,我国鞋类出口面临诸多困难。
反倾销是制约我国鞋类出口的首要因素。欧盟是对我国鞋类采取限制措施最为苛刻的市场:2005年2月宣布对我国鞋类实施“事先进口许可检控措施”;2005年6月和7月对我国产的两个税号的劳保鞋实施反倾销调查;去年1月做出拒绝给予中国13家鞋类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决定,认为中国“低于成本”的皮鞋损害了欧盟制鞋商的利益;自2006年4月7日起,开始执行对中国进口皮鞋加征临时反倾销税的过渡方案,税率从4月份起的5个月内从4.8%逐步增加到19.4%;去年10月5日,欧盟理事会批准对中国产皮鞋征收正式反倾销税的方案,从10月7日起分别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秘鲁、委内瑞拉、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对我国鞋类产品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反倾销已经对我国鞋类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
加入战团的还有俄罗斯,吃尽其“灰色清关”之苦的华商很可能会被永远地赶出俄罗斯市场。
4月1日,俄罗斯限制外国人经营零售业的法律正式生效。据中国官方的数字显示,获得中俄两国正式批准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居留的华人超过20万,大部分是劳工和零售商贩。这些人的命运都将随着俄政府的一纸“禁令”而发生逆转。
中国产品和商人在全球遭遇到雨点般的挑衅与攻击,而这只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中国企业如今已不仅是与竞争对手单方面过招,其面对的是一个日渐聚拢的敌对阵营。美国宣布要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并将中国告上WTO之后,日本、墨西哥旋即明确表态加入美国对华“反补贴”的行动中;有消息称,欧盟方面也在考虑重新修订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很可能改变在补贴问题上对中国等“非市场经济体”较为宽松的立场。
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6年底,已有47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800余宗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别调查。而根据世贸组织的报告,目前全球范围内反倾销的案例已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惟独中国受到的反倾销却在不断上升。
国际社会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行为,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团伙化和集中化倾向,“中国制造”的明天将会怎样?只有深入分析对手抛出的“杀手锏”之后,才可能找到答案。
扩围:兀地拔起的“隔离墙”
原产地壁垒
据欧盟现行法例,由第三地进口的产品只须在报关时呈报原产地资料,生产商并无责任在产品加上原产地标记,假若加上标记,则须确保资料无误,以保障消费者及竞争对手免遭误导。不过,将来欧盟或会规定所有输入该区的纺织品及服装产品必须附有原产地标签。
早在2003年,欧洲委员会通过了一份关于欧盟扩大后区内纺织及服装业前景的议案,并成立高层工作小组,就如何加强欧洲纺织及服装业竞争力提交建议。小组于2004年7月发表报告,就贸易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及强制性原产地标签等重要事项提出建议。
小组发表报告后,欧委会考虑建立新的产品标签机制,在欧盟产品加上“欧盟制造”的标志。然而,在2004年6月,欧洲消费者谘询小组却表示反对设立任何强制性制度,在非食品产品加上“欧盟制造”的标签,认为该等标签对消费者并无裨益。因此,欧委会撤回建议,不再提倡设立强制性原产地标签制度。
不过,最近欧洲议会、欧盟成员国及业界却有声音表示,应规定若干进口产品(包括纺织品及服装)附有原产地标记。例如,在2005年9月6日,欧洲议会采纳了TokiaSaifi一份关于2005年后纺织及服装业情况的报告,该报告强调应对纺织品及服装产品实行强制性原产地及厂商名称标签规定,以便消费者得悉产品来源。
此外,欧洲议会于2005年10月13日通过卢卡斯的报告,报告要求欧委会研究引入欧洲标签制度的可行性。此举或会促使欧委会进行深入研究,并就进口产品原产地标签问题提出新的议案。
部分欧盟成员国似乎相当支持设立原产地标签制度,尤以意大利为然。早在今年三月份,意制鞋协会与欧洲鞋业协会就联手在欧洲发动宣传攻势寻求公众对来自非欧盟国家的鞋类产品强制实行原产地标识的支持。意制鞋协会人士称,
此举的目的是要引起欧洲国家公众和政府的广泛关注。认为此举有助消费者掌握产品原产地资料及免受误导,以及进一步防止知识产权受到侵犯。他们的立场得到不少政界人士支持。在意大利,进口产品附有不实标签的情况相当严重。据报载,意大利海关每天均没收附有不实原产地标签的货物,据称该等货物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
目前,欧盟虽然未能通过对进口产品强制实行原产地标签的议案,但鉴于要求进一步保护欧盟制鞋业的呼声日益响亮,欧委会可能再次考虑进口鞋类产品原产地标签规定事宜,业者宜密切留意事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