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营销潜规则制造高价陷阱 明码实价时代何时到?


http://www.texnet.com.cn  2007-10-15 08:39:32  来源:新华网 收藏

  先提价、后打折,高得离谱的“建议零售价”,因人而异的不实报价……记者国庆节前后走访辽宁省的一些消费市场发现,类似这些以价格为中心的营销、促销“潜规则”正成为很多商家的惯用伎俩。这些“潜规则”极少被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却屡屡让顾客掉进高价“陷阱”。

  “价格炒作”受商家宠爱

  “一件本来只卖100元的衣服,如果在标价后面添加两个零,使售价变为10000元,结果会怎样呢?很多人会认为,那当然卖不出去。但是有的时候,提价后的商品反而会变得更好卖。”

  这是流传在商业营销领域的一个经典案例。对这个案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其中原因就是价格炒作在发挥作用。

  价格炒作是怎么回事?辽宁省鞍山市物价局价格检查五室主任高长岩介绍,对于很多商品来说,由于买方对商品的质量、性能并不了解,往往通过价格的高低来区分质量的好坏,这正好给了商家可乘之机。他们纷纷以虚高定价、虚高要价、豪华包装来标榜商品的档次和质量,从而促进销售并获取超额利润。而这种带有欺诈、蛊惑性质的价格炒作行为,在助推物价走高的同时,也难免让消费者掉进高价“陷阱”。

  记者日前走访沈阳、鞍山等地消费市场发现,随着商家将价格策略作为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近期在食品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很多经营者为了跟风涨价,他们“炒作价格”的手法也不断推陈出新。虚高要价、虚假标价、看人喊价,虚实之间令顾客应接不暇。

  商业“潜规则”频频让人中招

  商家“炒作价格”的行为为何能够频频得手,与他们采用的营销规则有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商家一边在标价、喊价环节开出虚高的价格,从而令人对商品“刮目相看”,另一方面又通过讨价还价、打折让利等行为,让消费者讨得心理安慰,从而促进销售。消费者在买卖过程中一不留神,就会落入商家设置的高价“陷阱”。

  最低档次的高价“陷阱”是因人而异、看人要价。“十一”黄金周期间,记者在沈阳市辽展服装城、北行服装市尝鞍山市时尚地下商场等地分别询问同一商品的价格,得到的往往是不同结果。一位服装经营者告诉记者,这些市场内的商品没有标价,喊价的高低全靠店主察言观色:碰到“大款”喊高价,碰上“平民”要低价;看顾客很中意、的确想买的,喊高价,看顾客不是很中意的,则喊出较低价格加以吸引。“同一件服装,仅喊价上的差别最多可在2倍至3倍。”

  几年前,一出厂便标注在商品身上的“建议零售价”“全国统一零售价”风靡全国。“建议零售价”本是高端品牌的厂家为了统一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零售价制定的,但是这种定价模式很快被利用,其功能也被异化。效仿的厂家纷纷为商品印上高得离谱的“建议零售价”,从而给商家创造较高的赢利空间。而消费者如果被“建议零售价”迷惑,很可能当了一回“冤大头”。

  随着营销规则不断升级,打折让利近年来也浮出水面。与“看人要价”相比,打折往往以“明码标价”作为定价基础。但是由于一些商家先提价、后打折现象的出现,虚假打折在为商家服务的同时,让消费者得到的实惠并没有多少。

  明码实价挤压物价泡沫

  消协人士提醒,对于商家的这些营销“潜规则”亟须商业、物价主管部门采取适当方式加以规范和引导。而推广明码实价的定价机制,则成为规范价格秩序的一种探索。

  辽宁省鞍山市两年前就在一些商业行业推行明码实价定价机制,据介绍,明码实价是指经营者在商品价签上标注实价,在买卖过程中不允许讲价、打折,以实价卖出。这种定价模式不仅避免了看人要价,而且也规避了讨价还价、打折让利,从而让各种价格炒作、欺诈行为无处藏身。

  但明码实价在实际运行中并非一帆风顺。在鞍山,明码实价刚推行时还颇受怀疑。经营者认为消费者已经养成了讨价还价、货比三家的习惯,你实行明码实价,不准讲价,想买东西的顾客可能扭头就走。而消费者则认为经营者定价随意性太大,不相信明码实价的商品真正物美价廉,货真价实,担心上当受骗。

  通过这两年的引导和规范,明码实价制度得以完善,商家和消费者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在鞍山市联营商场,同类商品的标价比外面至少平均便宜三成至五成。商场总经理任素华介绍,由于没有了讨价还价,售货员感觉工作轻松,顾客感觉价格可信。去年实行明码实价以来,商场客流量增长了2倍,销售收入增长了1倍,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辽宁科技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院长程国彬表示,明码实价制度能否顺利推行,有待于主管部门、商家和顾客的共同努力。对于商家来说,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标价和交易;主管部门一定要监督商家的明码实价行为;对于消费者而言,用脚投票才是对科学定价机制的最好支持。“事实表明,明码实价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定价机制。而且在当前政府对商业定价无权干涉的背景下,通过明码实价机制来促进商家挤压定价泡沫,共建市场诚信,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营销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