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中国制造声誉 广交会理应更多担当
第102届广交会昨天开幕,同时正式启用以盛开的“宝相花”和“顺风轮”为创意原型的全新标识,这也是广交会加强自身品牌宣传的一个提升。未来数日,15000多家中外企业将在这里角逐订单,展开竞争或合作方略。而就在之前半年,“中国制造”在海外频遇信任危机,数量庞大的玩具、宠物食品等各类产品被勒令召回,中国出口产品乃至供应商的命运惨受波折。因而本届广交会被认为承担了一项重要使命,亦即:检视这场世界范围内的危机是否已探底,以及国家层面的危机公关是否取得预期成效。
为了辅助这一目的的实现,本届广交会严查出口产品质量,凡是有问题的国内企业将被取消参会资格;此外,已经进入广交会参展的企业,如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也将被清除出场;广交会还增设了保护知识产权的严厉措施,企业若有侵犯将被永久取消参会资格。可以说,在维护“中国制造”这一品牌上,广交会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参展规则运用到了极致,而此番整肃“门户”的用意既是为了清者自清,也试图在这一联系中国工厂与世界市场的平台上清扫不必要的麻烦。
正像我们已清楚认识到的那样,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制造的负面印象,绝大多数来源于被刻意渲染和夸大的舆论。根据商务部等部门的调查显示,“中国制造”引致的出口风波和消费恐慌其责任绝少在中方企业,更多的是订货方在产品设计、标准规范等方面的缺陷或疏漏使然。然而,由于在世界产业链条中的弱势地位,“中国制造”对于强加于己的所谓“安全危机”少有反抗的机会和能力,最终不得不吞下国外消费者、采购商乃至盲目的舆论所推卸的罪责。
当然,推动“中国制造”不断陷入名誉危机的机理很复杂,比如包括在世界资源整合中难以摆脱的被动者角色,根本没有话事权;也包括中国供应商为了维持微薄利润,在弱势的利润分配地位上难以自拔的现实处境。既有国际贸易争端中本国中小企业孤军奋战的谈判,也有国内监管部门相关处置程序失当所造成的附带伤害。诸如此类的“中国制造”病因,广交会大概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但作为中国最大规模的商品贸易洽谈会,广交会在工厂和市场之间寻找彼此匹配的世界契约过程中,有义务也有实力做得更多、更好,理当为“中国制造”正本清源、抗击妖魔化创造福祉。
换言之,假设“中国制造”的谣言还在流布,广交会将为斩绝诸多不实言辞提供危机公关的最好时机;又假设“中国制造”的牌子还依旧存在,广交会就当为巩固其荣耀加把劲。根据安排,广交会将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举办系列推介会,为中国商品谋求更广泛的发展路径。在类似的活动策划上,商务部或者广东方面理应有更多的担当,比如除了严格遴选境内外参展企业,也要为“中国制造”的光复筹备更充足的交流、展示机遇。毕竟,广交会与“中国制造”是唇齿相依的,两者相系于同一条船上,“中国制造”的声誉将直接关系到广交会的生命力和前途走向。
对本届广交会的中国参展商而言,一如往常,争取订单的确是一场场艰苦的战斗,这是因为在拼搏时还要付出额外精力,以消弭外国采购商对“中国制造”可能产生的疑虑和担忧。其实在这一方面,中国商人完全可以自信一些。广交会与英国大使馆昨天联合举办的推介会就显示,至少英国人对“中国制造”相当有信心,这也有力地说明“中国制造”并没有被势利的美国玩具商打倒。不过,国内供应商仍有必要抱谨慎心态,从地区标准、设计规格等方面仔细斟酌,尽可能排除天然或人为的采购商“陷阱”―――以前若有迁就受损就当是交学费,从本届广交会开始则要学会自我救赎。
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威胁“中国制造”的因素有宏观的产业压力,也有微观的企业技术漏洞。壁垒其实在供应商与采购商那里一并存在。每年梅开二度的广交会为“中国制造”的出口提供了巨量的选择通道,可谁也不敢保证“中国制造”不会重燃风波。应当说,从根源上彻底杜绝“中国制造”的乱象,是最可期望的理想状态。相应地,本届广交会已为清扫它的阴霾提供了动力,显而易见,广交会的未来与“中国制造”的理想将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