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弃儿"红遍中国市场 中国动向华丽转身
日前,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的中国动向(3818.HK)首日报收5.43港元。按此计算,中国动向的总市值达到298.7亿元,远远超过了早前在港上市的李宁、安踏。而个人持股53.32%的陈义红身价则达到159亿元,超过了自己当年的老东家李宁(100亿元)。
就这样一夜之间,中国动向及其领头人同时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李宁弃儿红遍中国市场
遥想当年,中国动向的现任高管都还在李宁公司任职。中国动向的前身北京动向,也只是李宁公司于2002年成立的子公司。2004年,时任李宁公司执行董事的陈义红购入北京动向20%权益。2005年,李宁进行战略性重组,专注发展“李宁”品牌,北京动向一夜之间成为弃儿,陈义红便斥资收购了北京动向其余80%权益。
2006年,摩根斯坦利入资帮助收购意大利品牌Kappa于中国内地及澳门的全部权益后,中国动向已经由Kappa品牌的特许使用商转变为拥有人,公司可在中国内地及澳门自行制定品牌策略。目前,Kappa品牌已进入国际体育品牌中国市场三强、内地体育用品市场五强之列。
中国动向认为,如何选择恰当的宣传方式,体现出品牌本身的形象及运动理念,是致胜的关键。它采用了“运动娱乐化、娱乐运动化”的差异化策略——利用其丰富的娱乐明星资源与他们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去打动人心。
不仅如此,中国动向还大胆尝试赞助新兴的运动项目,如赞助中国49人级国家帆船队。
此外,中国动向还非常善于“借力打力”,广泛与其它异业品牌例如百事、雪铁龙等组成战略联盟,以低投入获得最大的品牌宣传效果。
依靠这些策略,中国动向在短时间里成功地在中国市场上树立起了Kappa产品独有的运动时尚品牌形象。
对赌股权获风险资金助力
与蒙牛、分众传媒等近年来在境外资本市场迅速走红的民企一样,中国动向背后也出现了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即PrivateEquityFund,下称PE)的身影。这就是摩根斯坦利。
不过与其它企业的情况稍有区别,这次摩根斯坦利不是以承销商的身份出现,而是以第二大股东的身份亮相。
传媒曾一度爆出消息,中国动向上市之前,曾经与摩根斯坦利进行“对赌”股权。报道称,中国动向与摩根斯坦利订立协议,倘若公司明年盈利未能达标,其主要股东将要向摩根斯坦利转让最多20%的已发行股本。如果中国动向明年盈利比目标低15%,主要股东则要转让的17.6%股权予摩根斯坦利。相反,如果公司期内盈利能超出5590万美元,摩根斯坦利便会向主要股东转让已发行股本的1%。
中国动向公司独特的业务模式及巨大的增长潜力,是吸引摩根斯坦利的最主要原因。而中国动向敢于以此方式对赌股权,也说明其对自身未来的盈利能力保持了足够的信心,同时也对经营团队寄予了厚望。
2006年,中国动向在中国市场的利润高达3亿元,按照该公司已经连续几年超过35%的利润复合增长率看,依靠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巨大商机,在未来几年里超额完成盈利指标,肯定胜券在握。
牵手基石投资拥有水晶鞋
上市之初,中国动向成功牵手银泰百货使之成为基础投资股东。中国动向的伙伴及竞争对手都意识到,银泰百货的加盟,使这家著名的运动时尚品牌管理商直接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营销大渠道。在普遍信奉“渠道为王”的激烈市场竞争中,中国动向的大渠道优势全面展现。
中国人寿、老虎基金也在同期成为中国动向的基石投资者,中国动向甚至是中国人寿首次在香港认购的百货类股份,而内地女富豪——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也在国际配售中落单。这样,一个多元共赢的利益链由此形成。
对于中国动向怎么会吸引到如此重量级的投资者,中国动向董事长陈义红的回答颇为实在:“因为公司盈利能力太强了。”中国动向2006年的净利润较2005年增长200%,2007年至今的业绩较去年同期增幅也高达90%以上。根据招股说明书预测,该公司2007年度的预测净利润为6.33亿港元,预测每股基本盈利为0.11港元(未计超额配售权及有关购股权行使)。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秦大中也曾透露,公司的毛利率大致保持在58%-60%的水平,净利润率则保持在33%-35%,在中国同业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最关键的是,中国动向还将利用此次集资的53%来发展现有品牌及扩充品牌组合。公司计划拓展Kappa品牌的产品系列,并收购一个或多个品牌在中国的所有权或经营权,并经营新收购品种。这一系列举措,加上中国动向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奥运概念,这个灰姑娘就这样开始了一场华丽的转身。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