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棉价低开高走 棉农“受伤”普遍惜售
金秋十月正是棉花大量上市的季节,然而,记者从多方获悉,目前安徽省大多数籽棉仍在棉农手中,棉花收购进展相当缓慢。“今年的棉价较之去年应该有所上升。”省供销社副主任、棉花专家钱斌认为,今年棉农的生产成本上升,棉花价格的适当上涨,能保证棉农的利益不受损失或收入有所增加。
而从保证纺织原料供应来看,棉价上涨又只能保持在一定区间内。“棉农生产棉花,流通企业收购加工棉花,最终的消费者是纺织企业,价格上涨的幅度要能让纺织企业消化吸收,否则,即使价格涨的再高,有价无市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棉价起伏大农民很“受伤”
今年新棉的价格走势可用“起起伏伏”形容。安徽省棉花收购由8月20日无为县的6.0元/公斤开秤,8月25日左右棉价升至6.3元/公斤。后因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棉花收购价格逐步走低,最低时只有5.0元/公斤。10月22日至24日,记者在棉花大县固镇、无为、东至等地调查时发现,新棉价格自十月中旬以来又逐步上扬,目前价位涨至6.3元/公斤至6.4元/公斤,而去年同期价格为5.3元/公斤。
“今年的棉花价格忽高忽低,农民很反感。”无为县棉花协会会长季学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为县今年棉花面积有60万亩,目前80%已采收,“多数棉农售棉价格不高,普遍在5.2元/公斤至5.4元/公斤。而现在价格又突然涨上来了,早卖的农民就吃亏了。普通农民对棉花价格走势是没有能力作出判断的。”
采访中,很多农民问:到底什么样的价格比较切合实际呢?省棉花协会会长王选中认为,目前收购价稳定在5.8元/公斤至6.0元/公斤,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超过这个价格,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低于这个价格,农民的利益又会受到损失。
钱斌表示,今年的收购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应该有所提高,但提高到什么程度,要视纺织企业的承受能力而定。国家政策在不断调整,国际市场在不断变化,各方利益在不断较量,都左右着棉花的价格走势。收购价格的确定实质是各方利益的均衡,必须兼顾农民、纺织企业和流通企业三方的利益,才能稳定棉花生产,加快棉花流通,促进纺织企业发展,使我国棉花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棉农普遍惜售收购进展缓慢
与往年相比,今年新棉收购显得有点冷清,棉农们对今年的棉花价格持观望态度,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在固镇县石湖乡钟黄村,农民石怀猛家12亩棉花采收已近尾声,目前已售1800公斤,还有三分之一没交售。“今年都希望自家棉花能卖个好价。”在采访中,和石怀猛持同样观点和态度的棉农十分普遍。东至县张溪镇联盟村多数棉农手中还有50%的棉花未卖。
据安徽天源棉花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勇介绍,该公司所属18个棉花合作社从10月5日开秤收购新棉,收购价是5.7元/公斤,10月19日调至6.0元/公斤,10月23日又调至6.3元/公斤,但收购进度明显慢于往年。目前该公司已收购棉花850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少400万公斤。“今年公司计划收购新棉4000万公斤,估计难以全面完成。”记者从省棉麻公司也了解到,该公司目前棉花收购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0%以上。
“近期棉花连续涨价,造成农民惜售。”据孙勇分析,棉花涨价原因主要有五点:一是,今年部分地区棉花因灾减产。据调查统计,固镇今年棉花种植面积36.9万亩,但七八月连续强降雨,造成3万亩棉花绝收,也使全县棉花单产有所下降。据当地棉农预计,今年亩产大约在200公斤左右,比往年每亩减产30公斤。无为县今年棉花产量减幅也大,平均亩产比往年下降25%。二是,农资价格、劳动力价格上涨,造成棉花种植成本增加。去年我省棉花种植成本一亩通常在260元左右,今年因化肥、机耕等价格提高,种植成本一亩通常在300元左右。三是,粮油类农产品涨价,带动了棉花涨价。四是,棉籽、短绒等棉花的副产品价格上涨。五是,从国际市场传来的消息,因为中国和印度对T恤衫和牛仔裤的需求猛增,国际棉花价格出现了近四年来最大幅度的上涨。
产不足需依旧农民仍愿种棉
今年是我省实施国家棉花良种补贴项目的第一年,加之去年棉花丰收,植棉效益较高,因此广大棉农植棉积极性普遍高涨,棉花种植面积增幅较大。全省棉花种植面积达600万亩,预计亩产籽棉250公斤左右。虽然棉花价格走势“起起伏伏”,植棉效益仍被看好。东至县张溪镇英山村农民张明胜说,他家今年种了5亩棉花,毛收入近8000元。固镇县杨庙乡杨庙村农民胡素芹去年种了5亩棉花,今年种了6亩,她对记者说:“明年还种6亩。”
“从2004年到2007年,这个阶段可称为我国棉花产业调控期或者完善期。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已经形成,国家调控引导下市场确定价格的机制已经建立。”钱斌认为,这个时期,纱线的产量和纺织品的出口都大幅增长,国内棉花资源的缺口越来越大,但棉花的购销价格比较平稳,主要得益于灵活的、多手段的调控和适时进口外棉。这几年,我国棉花面积总体呈上升势头,因单产提高,总产有所增加。“自我国加入WTO以来,纺织品用棉快速增长,国内资源缺口虽逐年递增,但全球总资源供求是平衡的。”
钱斌认为,中国纺织生产已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由于基数越来越大,加之受种种因素制约,预计新年度增速将放缓,棉花需求量保持相对稳定,但国内棉花产不足需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对未来棉市,国家政策取向以稳为主,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不会对国内棉花价格的暴涨暴跌持观望态度,一定会通过相应的手段进行调控,这包括信贷政策、储备政策、进口配额政策、税收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