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尊重“中国制造”


http://www.texnet.com.cn  2007-10-30 09:55:23  来源:中国服饰报 收藏

  在前不久的一次采访中,我听到一位服装企业老板庄严宣告:“对于一个品牌企业来说,我们现在要少谈制造,多谈创造。”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与特征各不相同,这样的思维转型,对于一个已经有足够积淀、成熟度较高的服装企业来说,不失为一个鼓舞人心的意识觉醒。

  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腾飞。事实上,没有人不渴望拥有后者所带来的独一无二的身份感与话语权。对品牌的尊重,让整个中国服装产业开始赢得尊重。对于中国服装本身而言,这个美好愿景本身没有罪过,同时值得褒奖。

  只不过,迫不及待地撕掉“中国制造”的标签,完成“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仍然需要考量“制造”是否已经足够有能力为“创造”铺路。

  遗憾的是,某些时候,我们对“中国创造”的急于求成,对品质感的淡忘,徒生的只是光鲜亮丽的品牌标签,伴随着无数的概念泡沫轻浮上扬,反倒丢失了“制造”价值本身的精髓与分量:我们满耳朵许多生拉硬拽的品牌故事,却无法发自内心地去认同和被感动;我们会经常抱怨某件号称凝聚着至上艺术创造力的裙子为什么色牢度那么差,用料如此之生硬,甚至隐藏着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在发达国家技术工人的构成中,初、中、高级技术工人的比例一般是3.5:5:1.5,而我们目前则是6:3.6:0.4,中国熟练技术工人的缺乏成为了阻碍中国品质大幅度跨越的障碍之一……制造,对于中国服装而言,尚未真的到了可以功成身退的境界。在谈“创造”之前,也许我们该给“制造”一个应有的发言机会。我们或许可以从“德国制造”的经验之中得到启发。100多年前,德国还是当时的“发展中国家”。

  “德国制造”的标签最初是英国人特意想出来并加到商品上的,为的是防止消费者在市场上买到想象中的竞争者的次等产品。他们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德国制造”如今反而成为了质量优异和制作精良的标志。

  有人说:“如果说‘破坏与重建’是美国商业创造奇迹的主要特点,那么‘专注与秩序’则是德国崛起的奥秘。”在“德国制造”为自己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它很自然地就将市场定义看作战略的一部分,通过仔细研究观察顾客的需求,将各自的市场定义相当窄。相比较铺天盖地的渠道建设,它们更希望通过积极稳妥的方式追求小而专。对“品质感”的心无旁骛地追求,严谨的、充满秩序感的制作流程,使它们看上去甚至有些“呆板”与“教条”。不过,正是凭借自己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它们很好地迎合了制造业产品品类多、技术要求高、发展快的特点;他们将技术的创造力时刻聚焦于制造本身,拒绝在技术不稳定的时候过多强调“形而上”的概念包装,这些概念的适度导入对于加强品牌自身的魅力本是功不可没,但若是缺少了对“制造”品质的刚性尊重,也许连个“设计”的名号都轮不上,只不过是故弄玄虚而已。

  在最终理顺“制造”与“创造”的逻辑关系之前,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阿特·福莱(Art Fry)的谆谆教诲——“一位王子的价值远远大于青蛙的价值。但是,如果你要想找到王子,你必须就得亲吻青蛙。”坚持对“中国品质”的忠诚铸造吧。也许,这真的是一只可以带给你梦想,以及帮助你实现梦想的青蛙。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中国制造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