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贤:桑园里走出企业家
设在永康市华溪北路的斯莱特蚕丝产品专卖店经营蚕丝被、蚕沙保健枕等系列产品,店面虽然不大,但装饰与包装既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积淀,又透出时尚的气息。
与此同时,永康的桑园面积从2000年的不到500亩发展到今年年初的8000多亩,其中舟山镇占了一半左右。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就是胡兴贤。如今,他种植桑园180亩,经营着斯莱特蚕业有限公司。
胡兴贤今年42岁,原先从事蚕茧收购。那时的种植桑树的都是散户,最多的也就种了一两亩。2000年,胡兴贤开始自己种植桑园,一口气就种下140多亩。“我只知道散户种植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上规模才是出路。但一口气种下这么多后,我心里却没了底。”胡兴贤想到了向浙大教授请教。恰恰是随后的杭州之行,改变了胡兴贤的经营思路与经营模式。
“你的胆子真够大的啊?如果你先来咨询再种下去,你可能就不敢种这么多了。”这是浙大教授给胡兴贤的第一句话。既已种下,如何避免风险?专家给了胡兴贤几条建议:防病、立体种养殖等,如有条件可寻找蚕桑产业化的合作技术。
2003年,胡兴贤就开始与合作伙伴进行蚕桑产业化技术的研究,多项相关技术获得金华市、永康市科技进步奖,《蚕桑产业化研究及蚕沙保健枕、雄蛾健身酒等相关产品开发》被列入国家星火项目。2005年,蚕丝被、蚕沙保健枕等产品相继上市。胡兴贤说,现在的销售势头很好。
蚕桑产业化之路大大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胡兴贤算了一笔账,以前他直接将蚕茧卖出去,现在把蚕茧进行产业化加工后再销售,附加值提高了4倍至10倍。这个新产业还大大提高了桑农致富的能力。胡兴贤说,蚕茧销售受市场行情影响,去年晚秋收购价最高可达每公斤35元,今年降至22元不到。但通过蚕粪、桑枝条的再利用,农户的亩产收入不但没减少反而有所增长。
如今,胡兴贤还研究出彩茧种植技术。他说,彩茧产业化顺利投产后,附加值将进一步提高。
尽管身上已有多个与“企业家”相关的头衔,胡兴贤还称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有工业化的理念,需要与发展工业一样的技术投入、产业化开发和企业管理。只有这样,农民的路才会越走越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