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示警:警惕“非遗”沦为“下蛋鸡”
昨天,第八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在中山市沙溪镇闭幕,该次服博会上的中山装展区格外引人注目。记者在该届服博会上了解到,目前,中山市相关单位正在搜集中山装的历史资料,如果资料能够齐全,中山装将努力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在下个月,全国首家“中山装文化展示中心”也将于中山市开业。
尽管各类风格的当代时装“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一两年”,场面固然是热闹纷繁,但是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荡涤,积淀而成经典的实在并不多见。正所谓“大浪淘沙现真金”,持久而不衰,且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甚至适时引入奥运元素的“中山装”当然堪称近现代中国服饰中具有标志性的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山装”既有历史传承,又有文化内涵,还有现代价值,申请“非遗”,应属当之无愧才是。
不过,尽管“中山装”申请“非遗”或许无可厚非,但是,当“非遗”如此火热,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时,各地对于“非遗”的追捧甚至有如竞赛般如火如荼时,或许还应且慢为我们拥有如此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者而乐观自豪。事实上,如果回归“非遗”的本意和原旨的话,所谓“非遗”,是在经济、工业、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包括传统文明、工业、以及生活方式等文化遗产形式的保护。而反观国内“非遗”的申请,之所以会有如此热度,保护之意恐怕还在其次,打“非遗”旗号,以获得品牌和产业效益,借鸡下蛋才是背后的真算盘,至于“非遗”,不过是只“下蛋鸡”罢了。而这当然与“非遗”的原意大相径庭。
更为令人忧心的则是,当“非遗”成为“下蛋鸡”,当保护为开发所替代时,成为“非遗”究竟是幸或不幸,恐怕也要另当别论。事实上,“非遗”之所以需要保护,恰恰是因为经济、技术、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它们难有生存的空间,如今,“非遗”成为“下蛋鸡”,遭遇“产业化”,实际上是改造“非遗”去适应现代环境,去为现代经济服务。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些本来需要慢工出细活的“非遗”,却遭遇流水线改造。中国的漆器正是先例,在产业化发展之后,元素更改,工序偷换,最该保护的“非遗”艺术珍品却被一堆廉价的旅游“纪念品”所替代。如此看来,我们倒是更应警惕“申请非遗”成为“破坏非遗”的保护伞。
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热的“非遗”申请恐怕不无降温的必要,至于“非遗”的本意何在,更应重新审视和认定,切莫让“非遗”沦为商业“非遗”,或是“吉尼斯”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