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中山装还没到要保护的地步吧?
《广州日报》10月30日报道,中山市文化局正在搜集中山装的历史资料,并将其努力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古往今来,任何一种服装款式,有兴必有衰,这是人们审美情趣演变的必然规律。中山装也一样,与拖拖拉拉的长袍马褂相比,中山装的优势毋庸讳言,所以它才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颇受国人赏识且甚为流行,可随国人审美情趣的演进和变化,其设计呆板、品相老旧的缺陷日渐暴露无遗,被另外的流行款式取代,实为在所难免。
而据世代制作中山装的裁缝陈文铸介绍,中山装是中国标志性的礼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4个明袋喻指“礼、义、廉、耻”四大传统美德,代表了中国人民振兴中华、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恕笔者愚昧无知,我虽是穿着中山装长大的一代,可向来没有体验到中山装竟还有如此丰富的寓意。
当今,出现了一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过滥保护的倾向,以至于对某些地方性的文化遗产保护采取极端的方式。诸如什么子虚乌有的“八仙原籍”,虚无缥缈的“牛郎织女爱情的发生地”,都被某些利益相关者炒得不亦乐乎。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毕竟有限,若被某些伪遗产所占用,那些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难免会遭遇不公了。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文章关键词: 中山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