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像环保那样保护知识产权


http://www.texnet.com.cn  2007-11-01 15:24:25  来源:环球时报 收藏

  不保护好环境,结果就是“国在山河破”;不保护知识产权,就会“没有一个人会去创新”。这是日前看到杨澜访谈龙永图时的感想。龙永图反思了长达15年的WTO谈判中有关知识产权和环境保护方面中国代表的“激烈反应”,说了很深刻的一段话:“那时候,每当发达国家强调要保护环境和强调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就很反感,知识产权90%都在你们跨国公司手里,保护知识产权不就保护你们吗?再就是保护环境,你们过去一两百年工业化把世界的环境都糟蹋成这个样子了,你们发达了,有钱了,我们发展中国家刚刚要建设,你们又要说保护环境。但是这几年我们也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在中国不保护知识产权,就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去创新,我们只能永远跟在发达国家后面;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现在大家都明白了。”

  知识产权和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翼。今天,在美国商务部的大门口上,还刻着林肯总统的一句名言:“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首先就在于它是一个知识产权最强国。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创新激励、资源配置和市场规范竞争三大功能,促进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知识产权上,核心语词有两个:一是创造,二是保护。没有创造,就没有可保护的东西,就谈不上什么保护,所以必须鼓励创新创造,让知识经济焕发力量;没有保护,你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成果就会被他人轻易拿走,就失去了再创造的动力、资本和底气,犹如釜底抽薪,失去了“燃料”。而这种知识侵权历史悠久,早在1775年,世界上就首次出现了纺织品被仿冒的情形。

  保护知识产权与保护自然环境,本质上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自然环境是一种“硬环境”,知识产权是一种“软环境”。环境保护是国策,已成共识,如今我们看清楚了不好好保护自然环境的显性恶果,只是还没有充分看清不保护知识产权的隐性恶果。由于自身知识产权工作落后,许多中国企业在很多方面受制于人。如因缺少核心技术专利,一些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汉字是中国人的字,可输入技术一直依赖进口,所以国人使用的每台手机都得向外国公司支付技术专利费。我国服装出口占世界服装贸易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这一切都说明,知识产权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发展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好所有的知识产权是前提。就像保护环境是国策一样,让知识产权成为国家战略,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前提。

  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无止境。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的日本,在知识产权方面自认已经落后,正在谋划再度崛起。前不久制定并公布了《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7》,这是自2004年首次制定的《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以来推出的第四个版本。在这一被称为“决定日本命运”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日本发誓要尽快构筑以知识的“创造”、“保护”和“有效运用”为支柱的良性循环体系,并以此体系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上更应具有忧患意识。

  如果说我们保护自然环境是一个硬伤,那么,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一个软肋。由此看来,当年WTO谈判中发达国家强调要保护环境和保护知识产权,实在是利己又利他的。今天,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如同保护环境一样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对于知识产能落后于人家的我们来说,保护他人现在的知识产权,也就是保护自己将来的知识产权、将来的财富发展。▲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知识产权  纺织  服装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