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渐别“廉价时代”
“今年提价了15%,否则我们的陶瓷就卖到国外的地摊上去了。”本届广交会的陶瓷展区内,一名来自廉江红星陶瓷的参展商对记者感叹。
曾有厂商表示,102届广交会上“中国制造”表现如何,可以看出我国未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何。今年以来,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大幅调整,国内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不断提升;而从国际环境看,欧美贸易、技术和环保壁垒的步步进逼,针对“中国制造”召回事件的负面影响仍在延续,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加大……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迫切地要求“中国制造”找到进出口转型的破解之路。
困境
政策调整,成本压力骤升
“退税调整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来自“不锈钢餐厨具之乡”广东新兴县的万事泰公司副总经理刘炳耀说,“提价3%-5%后,我们的出口量就减少了20%,一些外商转到了更为廉价的越南印度市场。”
今年7月以来,一些传统的出口行业出口退税从13%骤降至5%-8%,其中就包括刘炳耀所从事的不锈钢行业。广交会上,陶瓷、茶叶、服装、玩具、日用品因此“被动提价”。而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出口价格提升,使得一些高度依赖出口和低价优势的中小企业大吐苦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差不多升了1元,抵得上一个小企业的利润率了。”一名陶瓷展商说。
而环保壁垒,无形中让企业在原材料和加工管理上的成本大幅提升了。今年6月1日,欧盟又一个综合性贸易技术壁垒--REACH法规开始实施。只要是化学物质,在欧盟制造、进口、投放市场,都受其管控。从化工矿石到家电服装,无一不感到压力扑面而来。“这是在RoHS环保指令之后,又一项能制约我们的措施。”一名家电展商说。
另外,由于美泰玩具召回事件,“中国制造”又平添了不少“声誉成本”。本届广交会上,美国客商显著减少。“往年许多小客商看中了就下单,现在要反复看我们的环保证书。”来自宁波的一名商家反映,本届玩具展区的人气下跌不少。
对策
自主创新,旧瓶装上新酒
“我们的出口单价为1.5美元,同业均价只有0.7美元,”广交会上,山东华光陶瓷公司经理吕文对记者说,“动辄一天卖几十个集装箱,单价却只有一两毛,其实是贱卖国家资源,最后还被人反倾销。”吕文介绍,公司目前出口只占1/5,但每年都能成功提价3%至5%,今年出口美国的销量又增加了30%。
仿佛不约而同,许多大型企业开始注重“内外均衡”,“与其做廉价的贴牌,不如立足国内先行一步”,逐渐成为广交会上的共识。“中国不仅是出口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完全足够撑起民族品牌。”广东创生不锈钢制品公司的销售经理陈劲松说。
自主创新、技术升级,带动附加值的提高,则是一些出口主导型企业的应对之道。“只要客户提要求,我们就能烧制,”深圳永丰源陶瓷公司的销售代表李忻哲向记者介绍,公司的红、黄色骨瓷工艺是自主技术,一套茶具就能卖4800元。
“会哭的娃娃更好卖,”广州轻出集团的肖颖介绍,公司的布料娃娃在嵌入了IC卡后,价格提高了,销路也变好了,目前正在开发更为高端的电动玩具,以规避召回风险。另外,东莞有很多玩具企业,现在都把最为先进的信息技术嵌入玩具业的发展中,使传统玩具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
记者在会场也发现,此次大部分家电企业都将一些策略性的产品作为主打产品,进行推广。在美的、春兰、志高、海信、格兰仕等企业展位上,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占了较大的比重,志高的全新节能空调、海信变频空调和海信矢量变频冰箱、美的洗衣机等新产品均成为采购商关注的热点。通过自主创新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共同选择。
影响
强企突围,马太效应凸显
面对困境,行业龙头企业的表现更为沉着,由于市场均衡发展、出口依存度低、规模效应强,大企业能够快速消化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成本竞争时代的到来,让一些依赖压缩成本和劳动的小企业订单流失,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反而提高了。
“外国的环保技术壁垒严格一点,对我们反而有利,”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经理叶福明对记者说,公司在4年前就开始着手完善“基地备案”制度,日本农残检测标准提高后,公司接到的日本定单更多了,“都是不合格的小企业流失的”。公司今年对日出口增加了20%-30%,在本届广交会期间就有几百万美元的成交量。
一些大企业还通过全国布局转嫁和消化成本,对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更为突出。廉江红星公司的刘经理告诉记者,公司为了实现规模生产,投入5000万-8000万建新厂,彻底淘汰旧有设备,并在洛阳生产炻瓷、在湖南开发骨瓷,大大降低了成本。国内不锈钢著名品牌苏泊尔表示,在越南新建的工厂即将投产,充分利用了国外的资源和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