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时装周:十年庆典 总结经验面向未来
那时候,很多人在心里悄悄地感动。这种感动,并非出于简单的煽情,而是被十年来众多快乐、焦虑、痛苦、劳累、绝望、无奈、兴奋、惋惜……这些五颜六色的情绪纠缠在一起,变幻出沧桑的沉重感和明快的亮色。7月29日晚,在北京时尚设计广场(D·PARKFashion),这种感动被音乐、笑脸,和各种影像掩盖住,暗暗地隐藏在了每个人的心里。这时,他们好像再次醒悟,正是这种感动,才让他们坚持着迈出一步一步,一不小心,竟然走了这么远。这一天,北京的天气很闷,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一直担心着会不会下雨,搅了人们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十年庆典”之日的好心情。
在798工厂那种前苏联式的工业建筑氛围下,D·PARK会所的室外广场装点得别具特色,管廊下面,酒红色的主题展板、紫红色地毯和铁灰色展板上的时装摄影作品,到处是时尚的调调。现场的爵士乐队很尽兴,人们端着酒杯,穿行在行业领导、设计名师、职业名模、知名企业家、时尚编辑、媒体记者、政府官员、商界巨子和国际友人之间,说笑、倾谈,没有了每次时装周中的紧张感,倒显出几分狂欢的兴致。
没有俗套的载歌载舞,庆典仪式简单而隆重。
开场的模特们放下了平时T台上的严肃,穿着优雅的晚装,手里拿着请柬,拎着手袋,轻松随意,甚至蹦蹦跳跳,真像是走在一条通往快乐派对的路上。这种轻松感在整个庆典中时有出现。比如,当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发言时,背后的大屏幕上,竟然是一幅热闹天安门的后现代风格油画。这种冷幽默的效果透着亲近和温暖。
发奖,很多的奖:创始人物、十大国际友人、十大功勋企业家、十大设计名师、十大职业名模、十大时装名校。一张张资深的面孔半隐着微笑,被闪光灯和镜头、被一双双眼睛,更被一颗颗心记录。
那一刻,进入历史。
1997年12月5日,首届中国服装设计博览会以4个专场发布会和5场联合发布会,以及“特装展位”概念的形式,成为中国时装设计界的第一次集体发声。这次展会抛却了传统的展览方式,让T台这种国际化方式确立了其在品牌推广和流行发布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进一步加快了中国时装业国际化的步伐。那一年,当张肇达在鲜花丛中捧起“金顶奖”的时候,一个设计师涌现的时代即将来临。而随着这个时代来临的,则是将“设计”全面贯彻入行业的深入探讨。中国设计师们正在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一轮又一轮关于艺术与商业、传统与创新、个性与市场、时尚与经典的无休止实践。
十年之后,看着庆典现场大屏幕上的一幕幕闪回,每个人心里都在唏嘘。十年中,他们都有着各自的际遇,有着不同的感慨。
然而,在人们流连于怀旧情绪中的时候,一个现实已经摆在眼前——中国国际时装周“刚刚”十年,与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这些时装周相比,可能还仅仅是个刚毕业的小学生。于是,人们听到了童声合唱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主题曲,天真、稚嫩,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似乎正呼应了王庆对此次庆典的初衷:“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中国国际时装周十年庆典,不是为了标榜和自我陶醉,而是为了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面向未来。”
这种声音踌躇满志。
庆典刚刚结束,《时尚芭莎》在掌门人苏芒的率领下,就支起了摄影家当,准备网罗住十大设计师现场拍大片。一大堆平时和设计师们熟得不得了的记者开始托出《风尚十年》纪念册,让设计师们纷纷在自己的照片下签名。也有的人不忙着离去,边看着现场的热闹,边翻看着纪念册,心里嘀咕着:“怎么没有十年前的照片呀?”另见四版“功勋企业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