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奥运企业新思考:营销出现审美疲劳


http://www.texnet.com.cn  2007-11-05 10:49:36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收藏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奥运营销在中国已经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然而最近,一项由某门户网站发起的关于奥运的民意调查,结果可谓给了奥运商家们当头一棒。

  记者看到,一题为“现在听到、看到一家企业和‘奥运’字眼连在一起,你认为这家企业怎么样”的问题结果显示,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有“审美疲劳”或“没有什么感觉”。老百姓无法对打着奥运旗号的商业活动全部买账,奥运赞助企业们不禁该反思了,这是怎么了?

  有专家指出,企业的奥运营销无法真正吸引民众的参与热情;宣传手段单一、重复,都是导致公众对奥运赞助企业营销不敏感、甚至出现审美疲劳的原因。

  据记者了解,北京奥组委仅公布了独家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两个相对较低的“门槛”,分别是4000万元和1600万元。而此价格对于企业而言,只相当于门票。其后用于与奥运有关的产品研发、二次策划、宣传活动等配套投入将是赞助额的3至5倍。

  如此大的巨资投入,使不少企业“急于”寻求市场回报。在很多企业看来,赞助奥运会是展示企业及品牌的最好舞台,是实现企业品牌提升及走向世界的捷径。能充分利用奥运平台进行营销,即使“单”买的再贵也觉得值。企业以为只要和奥运扯上关系,就真的能获得奥运的人气。但问题是,奥运营销并不是“奥运明星+运动+产品”的简单组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指出,“公众关注奥运,关注的是比赛本身,关注的是运动员,关注的是参与和分享体育的激情。但是,企业的奥运宣传往往太商业,而公众对企业广告天然有着很强的排斥感。”

  除此以外,“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新北京,新奥运”,这些在奥运宣传口号中被“嚼过”无数回的词,不少企业还是生搬硬套,简单的安在自己头上。一位从事媒体奥运营销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排除有不少品牌是因为首次进行奥运营销,所以能力和经验相对欠缺,不仅缺乏完整的奥运营销策略和计划,而且营销手段、方法缺乏创新,过于简单。

  如此“经验不足”或“简单重复”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但凡商业行为与奥运沾边,就让公众产生强烈的排斥感。

  而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据日前,胜三与索福瑞两家公司联合对中国10个城市1595名消费者进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奥运表现指数最佳的12家企业中有5家为非2008奥运官方赞助商。

  蒙牛投资赞助央视五套的《城市之间》节目,这个跨城市进行的趣味体育比赛;肯德基发起“我爱北京”活动,鼓励居民为最能表现“2008精神”的胡同投票,李宁与央视五套结成合作伙伴,为所有奥运会的主持人和解说员提供服装。这些行为,让公众既注意了、参与了、乐着了,同时也记着了。

  有统计显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赞助权的200多家企业大约只有25%有所回报,大部分企业由于营销战略不当只获得了很少的短期效益。企业应该认真审视自身现状及受众需求。否则,奥运企业的商业行为很可能成为一场得不偿失的“烧钱运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奥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