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企业新思考:营销出现审美疲劳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奥运营销在中国已经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然而最近,一项由某门户网站发起的关于奥运的民意调查,结果可谓给了奥运商家们当头一棒。
记者看到,一题为“现在听到、看到一家企业和‘奥运’字眼连在一起,你认为这家企业怎么样”的问题结果显示,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有“审美疲劳”或“没有什么感觉”。老百姓无法对打着奥运旗号的商业活动全部买账,奥运赞助企业们不禁该反思了,这是怎么了?
有专家指出,企业的奥运营销无法真正吸引民众的参与热情;宣传手段单一、重复,都是导致公众对奥运赞助企业营销不敏感、甚至出现审美疲劳的原因。
据记者了解,北京奥组委仅公布了独家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两个相对较低的“门槛”,分别是4000万元和1600万元。而此价格对于企业而言,只相当于门票。其后用于与奥运有关的产品研发、二次策划、宣传活动等配套投入将是赞助额的3至5倍。
如此大的巨资投入,使不少企业“急于”寻求市场回报。在很多企业看来,赞助奥运会是展示企业及品牌的最好舞台,是实现企业品牌提升及走向世界的捷径。能充分利用奥运平台进行营销,即使“单”买的再贵也觉得值。企业以为只要和奥运扯上关系,就真的能获得奥运的人气。但问题是,奥运营销并不是“奥运明星+运动+产品”的简单组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指出,“公众关注奥运,关注的是比赛本身,关注的是运动员,关注的是参与和分享体育的激情。但是,企业的奥运宣传往往太商业,而公众对企业广告天然有着很强的排斥感。”
除此以外,“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新北京,新奥运”,这些在奥运宣传口号中被“嚼过”无数回的词,不少企业还是生搬硬套,简单的安在自己头上。一位从事媒体奥运营销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排除有不少品牌是因为首次进行奥运营销,所以能力和经验相对欠缺,不仅缺乏完整的奥运营销策略和计划,而且营销手段、方法缺乏创新,过于简单。
如此“经验不足”或“简单重复”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但凡商业行为与奥运沾边,就让公众产生强烈的排斥感。
而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据日前,胜三与索福瑞两家公司联合对中国10个城市1595名消费者进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奥运表现指数最佳的12家企业中有5家为非2008奥运官方赞助商。
蒙牛投资赞助央视五套的《城市之间》节目,这个跨城市进行的趣味体育比赛;肯德基发起“我爱北京”活动,鼓励居民为最能表现“2008精神”的胡同投票,李宁与央视五套结成合作伙伴,为所有奥运会的主持人和解说员提供服装。这些行为,让公众既注意了、参与了、乐着了,同时也记着了。
有统计显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赞助权的200多家企业大约只有25%有所回报,大部分企业由于营销战略不当只获得了很少的短期效益。企业应该认真审视自身现状及受众需求。否则,奥运企业的商业行为很可能成为一场得不偿失的“烧钱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