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张燕辉:时装周越来越国际化
在摄影记者张燕辉看来,中国国际时装周10年的变化很难用一两句话能说明白,因为近10年中国时装界并未如1987年至1997年那样发生“跳跃性”的转变,而更多的是内涵、细节层面的变化。至今,很多细节仍令张燕辉历历在目,难以忘却。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些递渐的变化,那就是“国际化”。
张燕辉,2006年中国国际时装周最佳摄影师,作为新华社摄影部中国新闻编辑室主任,他曾多次参与、指导中国国际时装周的摄影报道。其实,张燕辉对时装界的关注由来已久,1987年,我国第一位模特获国际大赛冠军时,张燕辉便开始跟踪报道,并就此结下了与时尚界的缘。
上世纪90年代末,张燕辉被派驻香港,几年后重回北京,重回时装周的他,发现中国国际时装周已经非常贴近国际水准。“当时现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内地时装秀的专业水平已经非常接近香港。虽然我没有去过欧洲国际时装周,但是,在短短几年间,内地的时装周已经发展为能与香港时装周比肩的国际秀展,可见它的成长速度之快。”张燕辉说。
“直观地看,时装周有很多表现形式上的变化,T型台的设计越来越大手笔,也越来越‘烧钱’;走秀不再拘泥于走‘猫步’,还会加入舞蹈、体育运动表演等元素。”令张燕辉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模特并非是走着“猫步”完成的出场,而是躺在花丛中,动作不多,但与那场表现人与自然主题的秀展十分契合。
除了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服装本身的变化也冲击了传统的审美。张燕辉回忆道:“不仅是面料,金属、丝、麻、花草都被穿在了模特身上。”
与此同时,设计师和模特的变化也清晰可见。张燕辉告诉记者,1997年、1998年中国国际时装周邀请国外的设计师和模特较多,而近几年,基本上都是本土的设计师和模特在唱主角。与此同时,时装周上获奖的模特也越来越符合国际上对东方模特的审美标准,设计师们的作品则越发彰显东方文化。
张燕辉回忆说:“剪纸、兵马俑等以东方文化为主题的设计都曾在时装周的设计大赛上拿过奖。此外,男服展示逐年加大,且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西服。以前,男服展示只占1/10,现在可以达到3/10,这也是在向国际化靠拢。”
“中国国际时装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越来越大气,设计的作品大气,舞台大气,灯光、音响、表演的加入,使得服装秀更像是一台晚会。”
在与张燕辉的对话中,这位资深摄影记者反复在强调的即是“时装周的国际化”。
作为摄影记者,张燕辉对同行们的变化也十分留意。“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拿专业相机的记者还很少,现在满场架的都是‘长枪大炮’”,也正是这份敏锐的观察,使得张燕辉凭借以摄影记者阵容为背景的作品《摄影长城》获得了2005年中国国际时装周的新闻类摄影比赛最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