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外交为纺织贸易保驾护航
2007年10月,中欧双方就合作建立纺织品双边监控体系达成共识。自2008年1月1日到2008年末为止,中欧双方将对8种类别的纺织服装产品实施双边监控制度,现有的出口配额体制将被取代。
分析人士指出,该协议对中国纺织业总体来说是个利好消息,中欧纺织品配额管理制到期后中欧纺织品贸易的走向终于明朗化,双边监控将对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平稳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本应在两年多前就结束的配额体制不得不延续至今,多少是一种遗憾;而中美纺织品贸易协定2008年年底到期后中美纺织品贸易最终会走向何方,也仍存在诸多疑虑。“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加入WTO之后尤其是进入后配额时代以来,经历了太多贸易争端和不公平待遇的中国纺织业界,对这句外交上的至理名言应该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开展纺织外交,化解贸易摩擦,争取应得权利,也日益得到了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与支持。
历史上,纺织业作为工业革命的开端曾是战争的起因;现在,纺织品问题仍是国际贸易关系与政治关系中的重要主题与谈判砝码。对于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球贸易额1/4的中国来说,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应该说,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主要归因于行业自身的努力,同时也得益于政府的外交努力,包括长达10多年的加入WTO谈判及3年过渡期的应对。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全面到来,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冲突和摩擦日益激烈和表面化。在应对不断升级的各类摩擦与冲突中,中国纺织界认识到,在更加复杂的形势下,如果还像过去那样等矛盾出现了,再依靠政府间对话去解决已远远不够,只有通过不间断的行业外交,加强与各国纺织同行的交流对话,才能增进了解,消除分歧,化解摩擦,扩大互补合作,促进协同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新形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首先明确提出了纺织行业外交的概念,并领导行业协会积极付诸实践,为提升中国纺织行业的国际地位,化解摩擦与矛盾,建设健康有序的纺织贸易秩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努力。
——从1999年开始,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按年度编撰中国纺织工业“白皮书”——《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对每年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情况加以总结,以此引导国际对中国纺织业的正确舆论。
——从2003年开始,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每年3月在北京举办一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邀请国际经济组织、主要国家纺织业及相关行业组织领导人参加,为世界同行了解中国纺织业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003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专门成立了国际贸易办公室,加大贸易预警工作,建立和完善行业运行预警制度,维护产业安全;积极组织相关行业实施反倾销、特别保障及相关的产业损害调查,积极组织企业进行反倾销应诉,并进行民间对话交涉;参加国家纺织品贸易摩擦应对工作小组工作,为国务院制订应急政策提供服务。
——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很多国家的纺织产业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先后派代表出访了几十个国家;在发生贸易摩擦时,积极派代表赴国外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促进争端的解决。
——办好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的专业国际大型展览,提高行业性展览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办好和参与境外的专业性国际展会,提升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国际形象。
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一样,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行业组织也在各自领域积极地进行行业外交活动,成为政府外交的有益补充。
卓有成效的行业外交活动为我们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国纺织行业外交工作的开展仍欠缺力度,在新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必须加强纺织行业外交工作。
首先,要加大业内宣传力度,加强组织工作,扩大参与者的范围。行业外交不仅是行业组织的事,更需要全行业的参与。今后应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宣传力度,使纺织企业认识到参与行业外交的意义和必要性,提高他们参与的主动性。
其次,加大投入,提高行业外交的水平与效率。纺织工业是我国少数具有较强国际比较优势的行业之一,多年来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后,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以提高纺织行业外交的水平和效率。
第三,建立专门的行业外交机构和部门。纺织行业外交不同于国家的政治外交,多属于民间性质。可以预见,今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纺织界的贸易摩擦不仅不会消除,可能还会更多,因此,国家应尽早设立专门的纺织外交机构和部门,确定职责,划清跑道,为更专业地开展纺织行业外交创造条件。
第四,加强交流,互相学习,求同存异,实现共赢。相关协会和部门应加强与国外行业组织的联系,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合作关系和交流渠道,把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情况传递出去,打造中国纺织工业的新形象,同时了解国外同行的新动向。
作为政府外交的有益补充,纺织行业外交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在中国纺织工业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升级的今天,我们必须开展有效的行业外交,争取到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