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产业扶贫新路子


http://www.texnet.com.cn  2007-11-12 07:36:18  来源:四川日报 收藏
华兴纱管

  产业扶贫让我找到增收路子

  -四川日报记者陈建兵

  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摘自十七大报告

  【镜头】

  10月31日下午,甘孜州泸定县杵泥乡蚕收购站内一片忙碌,不时传出蚕民们笑声。蚕茧收购处,联合村村民唐成全将自家最后一筐白花花的蚕茧送检交货。“今年的蚕茧质量都不错。”唐成全笑呵呵地说,“这白花花的可是人民币啊!”

  【自述】

  讲述人:唐成全

  从过去的贫困户到现在的富裕户,我没花多长时间,就4年。这主要归功于这些蚕茧。如果不是产业扶贫政策,我想都不敢想现在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别看我家6口人过去有近40亩的地,但只有2亩地可以出产庄稼,其它全是高山旱地,没有水源,一年种完才收得到600公斤苞谷。没办法,全家人要吃饭,种了2亩庄稼后我就出去打零工了。

  2000年,扶贫部门到村里说,要帮我们贫困村民找项目、找增收路子。他们寻思好以后,就让我们养蚕。扶贫干部告诉我们,那是他们对泸定蚕茧做了产品鉴定和市场调查才下定决心的,因为我们的蚕茧质量好。

  扶贫干部还组织我们到西昌去考察,回来后又请专家给我们搞技术培训。政府还对我们的桑树、蚕房建设进行补贴,我们的积极性上来了,就下决心好好干。

  第一年,桑树没长起,我有点担心了。第二年,桑树快要长好了,但还不能养蚕,我心里有些急了。第三年我惊呆了:过去一亩地也就六七百元钱收入,现在一亩桑树养的蚕可收入1500元。

  从2004年开始,每年养蚕的收入都平均在2.8万元,一家人生活逐渐好起来。我的房子现在修好了,电视都是两个,儿子看一个,我们老两口看一个。

  过去是想富没办法,现在好了,养蚕一年出4季,只花4个月时间,还有更多时间让我们去挣其他钱。

  【连线】甘孜州:探索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子

  近年来,甘孜州把农牧民增收同当地区域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在贫困乡村建立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带,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走出一条产业化扶贫道路。目前该州已建起康藏高原中藏药基地、绿色肉用山羊产业基地、优质蚕桑基地、藏猪藏鸡基地等产业基地;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产业化扶贫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使参与产业扶贫的贫困群众有了稳定的增收来源。

  今后该州将把产业扶贫与扶贫新村、移民搬迁、科技推广、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以形成整村扶贫推进新路子,便于基层党委、政府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从而走出一条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贺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蚕茧  蚕丝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