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人民币持续升值 剑伤“中国制造”


http://www.texnet.com.cn  2007-11-12 08:03:18  来源:中国经营报 收藏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使得多年走低附加值路线的中国制造企业越来越不适应。其导致的贸易量下降,让中国产品出口的态势正在慢慢地发生变化。

  汇率6.8迫使加工厂收缩规模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生产和出口的总体影响是,订单增幅在减少,利润被削薄,出口压力增加。目前,出口企业的换汇成本增加,产品不提价利润就减少;提价的话就失去了一定的竞争力,已经有不少国际订单流向东南亚等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

  第四季度是大批企业新一年订单签订的时期。浙江义乌纺织企业负责人金精良犹豫不决:“2007年,我们接沃尔玛订单的利润只有2006年利润的1/3,主要是人民币升值,影响了我们的利润。”

  面对人民币升值,金精良没有“坐以待毙”,他从今年开始,通过银行远期结汇的服务,锁定外汇汇率。但是,这一次,按照订单时间,金精良向一家银行咨询了2008年年中的外汇锁定价格,“结果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6.8,这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这就要求企业要付出更多的钱来远期结汇,这样利润就更低了,订单没有必要接了。”

  由于人民币升值放弃订单的并非只有金精良一人,网络外贸平台中国制造网分析师马洪向记者表示:“自人民币持续升值后,我们的监测发现,订单机会很多,但是订单的合作成功率明显下降。”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7.45元左右,年初这一数字为7.80,人民币升值达到了4%。

  受到人民币升值影响的并非只有纺织行业。每年有大批机械产品出口的徐工集团,其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我们的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人民币升值影响了我们获利。”据了解,虽然在洽谈合同之初,徐工方面会对人民币升值留有一定的预期,“但是由于订单时间跨度大,很难把握预期。从合同开始报价到完成订单通常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这期间生产的成本不断攀升,机械的海运时间难以确定,所以完成一份订单,时间点难以确定,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利润影响非常大。”

  据了解,目前机械产品出口占据了我国产品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而纺织服装类的出口名列其次。

  据了解,人民币升值已经使不少贸易公司、工厂收缩了规模。深圳市华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谷武曾告诉记者,他的公司2006年比2005年的出口额少了20%~30%。曾经开发了一款新玩具车,当时估计能够卖出20万辆左右,但最后只卖出12万辆,原因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玩具车的报价从最初的29.8美元/辆,提高到了36.8美元/辆,客人很难接受了。

  改变商业规则

  面对人民币升值不可逆转的态势,中国的加工企业们也开始寻找新的贸易模式,以弥补被压薄的利润。贸易商的利润环节受到了挤压。

  山东一位为阿迪达斯做代加工的企业生产经理茆诗清采取两种态度对待订单。对于阿迪达斯的订单,他不紧不慢地生产,“因为这种订单的利润足够抵消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原来今年茆诗清抛弃了原来的中间贸易商,直接和阿迪达斯合作,这样原先属于贸易商的中间环节的利润弥补了人民币升值的部分影响。”

  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对贸易商的生意形态也造成了影响。现在不少贸易公司在尝试从主做出口到做一些进口生意。

  一位广东的贸易商向记者透露,“出口产品的配额交易,让我们一再损失。”据了解,目前我国在纺织、煤炭等产品出口中还实行出口配额制,出口商可以拥有和交换配额,以保障出口。

  “配额是我们拿人民币购买的,但行规是,买卖配额要拿美元进行交易,配额放在我们手中,发生了自然贬值。”该人士称,“我们向客户提出,用人民币进行交易,遭到了客户的一致反对。”

  “进口生意的利润空间却在明显加大。”但是该贸易商表示,“进口的塑料、废铜等产品,交货期间便自然升值。现在周围的贸易公司更青睐做进口生意。”

  制造企业出口压力将增大

  年初,商务部一度是人民币升值的“反对方”,商务部研究院发布过名为《外经贸发展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挑战》的报告,认为,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和幅度过大,将造成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回落或下降,并预言人民币升值幅度将达9%~10%。

  有分析认为,财政部和商务部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最终达成一致,随后,商务部高层表示,“把减少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已无悬念。

  在商务部已难实施救援的情况下,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向记者透露:“我们现在在倡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线,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但是对于目前加工企业所处的状况,高勇也很无奈,“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据知情人士透露,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在探讨明年年初,调整出口退税和关税问题,继续维持控制顺差的政策。“新的政策不仅仅是控制出口,也是为了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人士向记者透露。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中国制造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