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地理》联合各路专家 为中国丝绸把脉
2007年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在杭州的成功召开,吸引了众多有志人士关注中国丝绸业的发展和未来。作为与美国《国家地理》独家版权合作的《华夏地理》杂志以此为契机,在学术圈与相关产业中自主发起了一场以中国丝绸为主题的深度讨论。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苏州大学徐世清教授、江苏民营企业家王春花、“华服大师”服装设计师一慧、上海旗袍业的“老法师”褚宏生以及建筑家居设计师梁建国等各行业杰出人士为主导,为中国丝绸的发展总结既有经验,分析当代现状,进而为给行业的未来走势献计献策。
中国自古就以丝绸之路扬名天下,一个游历丝绸之路的美国朋友曾对徐世清教授说:在丝绸之路上找到的一个瓦片,也比美国的历史长。这句话一直令他记忆犹新,古“丝绸之路”对促进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一幅令人难忘的美丽画卷。
但,中国所采取的养蚕技术,总体是基于国外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所建立的体系,蚕业科技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没有明显突破。蚕桑作为一个产业,在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中,规模显得很小。要从整体上提高行业地位,必须养蚕品种有真正的大创新,工业产品也要大创新。
虽在上世纪70年代末,通过行业振兴,中国夺回了丝绸产量第一的地位,但却不能算是丝绸强国,因为公认最好的丝绸是意大利出产的。现在,中国几乎垄断了全世界丝绸产业链的前端,实际上却把高附加值的末端让给了单纯依靠丝绸深加工再出口的法国、意大利等国。
于是,国内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开始致力于以科学手段寻求技术突破。2003年,西南大学桑学重点实验室成功绘制出家蚕基因框架图,并在《科学》上发表。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在《科学》杂志发表蚕研究论文零的突破。三年之后,该实验室研制成功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中国蚕基因组计划项目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说,中国家蚕基因组研究的重大突破将使传统的蚕丝绸业的改造在根本上看到了曙光。
与此同时,丝绸产业经济链也出现了积极寻求自身品牌建设的发展思路。由缫丝女工成长为丝绸业女老板的王春花,正在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虽然短期内还难以让世界丝绸品牌格局产生根本性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品牌意识的增强,意味着新的丝绸游戏规则即将发生转变。
在徐教授看来,丝绸更多的社会影响和价值增长点还在于它的文化内涵。“中国有四大文化产品:京剧、茶艺、丝绸文化和瓷文化。丝绸最大的、永远不可替代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品味,它的文化含义。”如果本土丝绸品牌要想掌握文化的实质,就必须从丝绸堆里抬起头来,请社会学家、设计师、文化人类学家、工程师、作家、诗人、心理学家等一起来研究。不是来研究丝绸本身,而是来研究丝绸的终端消费者如何使用丝绸。
而对丝绸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设计师一慧和梁建国颇有心得。尽管中国丝绸还存在种种问题,例如染色等;但梁建国认为,生产水平差只是个表面的现象,时代决定了丝绸生存的理由。
随着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和喜爱,不仅是中国人,外国人也会更加喜爱丝绸这种“中国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