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富民太仓先富农家 来自"天下第一仓"现场报告


http://www.texnet.com.cn  2007-11-19 08:30:31  来源:文汇报 收藏
华兴纱管
    富民太仓先富农家 来自“天下第一仓”的现场报告

    太仓,相传三国时孙吴在此囤粮置仓,乃得其名,明代时更有了“天下第一仓”的美称。时至今日,太仓人已不需将辛苦耕作的成果“交皇粮”,而过上了好日子:2006年,太仓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467元,超过北京上海的农民收入;而今年上半年又达到了4891元。太仓市委书记浦荣皋告诉记者:“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市委、市政府的心愿。”

    是什么让太仓的农民在致富的路上走得如此欢畅?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日子里,记者走进了太仓的乡村。

    创新路径:三个集中三个转变63岁的太星村村民谢秀珍,是村里的种田能手,过去,她家一年最多曾从地里赚上9000多元。2002年,太星村股份合作社成立,她家除了留下一亩宅基地外,将九亩半土地上交给了村里的土地合作社,成了每年吃红利的股东。她告诉记者,村里如今每年每亩土地付给她家600元的租金,每年仅这一项,“在家里坐着

    不动”,就能收入5000多元。而闲暇时,她还为承租土地的花木公司打工,每天可收入20元左右。除了土地合作社,她家还参加了村里的资产合作社,12000元的股份,每年带来上千元的收益。

    村党委书记柳国豪告诉记者,太星村是太仓市92个下属村中最小的一个,全村人口仅758人,耕地不足2000亩,村党委确定了“股份合作化、农业产业化”的改革思路,为了确保集体资产增值、农民增收,成立了两个合作社,除了集资经营之外,还把村里的土地资源集中起来,租借给苏州、太仓等地的花木公司经营,让农民不仅能拥有固定的地租收入,而且还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赚钱,村集体经济也跨上了新的台阶。太星村去年创造了村集体年均可支配收入24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1093元的奇迹,真正向“农村变城镇,农民变市民”迈出了一大步。

    在太仓市最大的农民社区———紧靠市区边沿的伟阳社区,记者为这全电子化监控、绿化覆盖率达到40%、由充满欧陆风情的别墅群所组成的农民小区而感到惊叹。伟阳社区党委书记严金秋告诉记者,去年,伟阳社区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7000元左右,村民们每年吃的大米、菜油,全部由村财政统一支出购买后发给村民,生活完全不用担忧。

    记者点评:勇于创新的太仓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路径: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自然村落向新型社区的转变、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这“三个转变”,逐步实现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工业向功能性园区集中、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形成了加快农民致富的全新机制。

    
兴工哺农:“一根丝”弹出“老板镇”

    八年前,瞿振清只是太仓市璜泾镇上的一个普通农民,如今却是拥有5000万元固定资产的苏州长乐化纤公司的老板。厂里的十几台高速加弹机,每年为他带来数千万销售收入和近千万元的利润。

    在璜泾镇,由农民转变为千万富翁的创业奇迹并不“稀奇”。镇党委书记周健慧告诉记者,像瞿振清这样大小的公司,在镇里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璜泾70%的农民,都已走进了自主创业的行列,镇上有5000多个“本土老板”。今年,璜泾镇的工业销售额已达到200亿元,基本都由本土资本完成。

    “创业,是老百姓致富的主要渠道。如何引导农民创业,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周健慧说。八年前,镇上的一家地毯厂转产,给几家私人承包做加弹(将无弹性的涤纶丝加上弹性成为弹力丝),很快就实现了营利。镇党委敏锐地觉察到其中的商机,开始大力鼓励农民从事该项产业,并在融资、订购设备、税收等方面给予充分优惠和支持。

    几年里,加弹业迅速成为了璜泾镇的支柱产业。如今镇上1500多家注册企业中,有1000多家都是加弹厂。璜泾每年的加弹丝产量达100多万吨,并形成了系统化的上、下游产业,成为了真正当之无愧的“中国加弹第一镇”。而全民创业,更是让老百姓的荷包装进了从没有过的财富。

    记者点评:在"强农"的同时,太仓人没有忘记"兴工"。太仓的乡镇企业呈现鲜明的"民本经济"的特点,它不仅多渠道地转移农民就业,成为太仓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投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以工业化致富农民,而且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工业经济的支撑。太仓农民企业家纷纷修路架桥办学校,"反哺"家乡,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富民为本:创业本领送进农家走在太仓,我们真切感受到这个城市的质朴平和:没有夸张的雕塑和大而无当的广场,没有壮观的政府大厦,有的只是宁静的街道、粉墙黛瓦的寻常人家,给人祥和踏实的感觉。然而,当记者来到太仓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采访时,却为门口人潮涌动的热闹情景所惊讶。大院门口,车水马龙;走进大院,一个个房间里坐满了正在听课的人群。"对于农村失地农民,我们不仅要做好劳动社会保障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自己谋生、创业的手段。"甫一坐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陆俊便告诉记者,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让他们重新具有谋生的竞争能力,正是太仓市所提出的"统筹城乡,

    三位一体(培训、就业、保障)"政策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统计显示,太仓市迄今为止,失地农民总人数已经接近9万人,约占到全市26万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针对这一现状,太仓市定下了将再就业、创业培训办到村委会的门口,职业培训全覆盖的政策。在太仓市下属的92个村子里,村村都设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陆俊告诉记者,全市劳动保障站很快就要全部安装上42英寸大液晶屏幕显示屏,让农民不必离开村子,就可以通过菜单式的点击,随时获得专家的远程课程,真正做到接受教育培训、获取就业信息、办理社会保险、享受社会化服务等"四个在社区"。为了给培训的学员提供锻炼机会,劳保部门在全市各企业单位内建起了20个实习基地,仅此一项,每年就要贴补近400万元。对于参加培训的失地农民,市劳保部门则每年贴补每人600元的培训费用,基本抵消了培训经费的压力。记者点评:为了实现2010年太仓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的发展目标,太仓市政府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就业和创业。市委书记浦荣皋说:"如同十七大报告要求的,政府需担负起""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责任,惟此才能""惠农""和富民。"有这样"富民为先"的市委市政府,我们相信太仓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好日子!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贺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化纤  太仓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