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出口鞋受阻 “中国制造”拉美又遇关卡


http://www.texnet.com.cn  2007-11-19 09:24:51  来源:新浪财经 收藏
  近些年来,标有“中国制造”的商品漂洋过海占据了拉美大部分市场。但随着去年底美国开始对部分“中国制造”进行封杀,频繁发生中国产品“被召回事件”后,近一年来,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国也纷纷向中国产品发难,让“中国制造”在拉美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境遇。

  “中国制造”比当地货便宜很多

  李先生是阿根廷昂赛区最繁华地带“李记商号”的老板。近日,《世界新闻报》记者来到他的店铺看到,像针头线脑、刀叉、电池、餐具、剪刀、保温杯、胶条、锁具、凉席、扑克牌、台灯、文具等日用品,整齐地摆满了商店的各个角落。“我们这里的商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然后运到这里销售的。”据李先生介绍,昂赛区中国商店所出售的商品,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地地道道在中国本地生产的“中国制造”品。

  现在,每天都会有近百位阿根廷客商到李先生的店里批发商品。这些商人中,大部分是走街串巷或有小店面的零售商,同时也不乏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办货的各地大批发商。通过这些商人,“中国制造”被带到了阿根廷各地和进入各个家庭,像李先生这样的华商也就此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李先生说,虽然他的批发店开业还不到一年,但凭借着中国产品的物美价廉,他已经从保本经营开始渐有收益了。他认为,这样的结果全部要归功于中国产品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毫不逊色于当地同类商品的质量。

  他举例说,一只中国产的万能胶在他店里的批发价为2.38个比索(1比索约合2.6元人民币),而在阿根廷市场上的零售价达到约9个比索。再如,一只“中国制造”的保温杯在昂赛的批发价约在30比索左右,而在阿根廷大型商场里的零售价约60个比索。可以说,中国产品的零售价是批发价的2到5倍甚至更高。

  中国瓷砖走进阿根廷普通人家

  其实,在昂赛区,像李先生这样的中国商人还有很多。华商赵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在谈到为什么中国商品受欢迎时,赵女士对记者说,中国产品低廉的成本,是其在海外畅销的关键。她分析说,如果将运输成本忽略不计,在一样的时间里,用同等原料、同样的人工,中国产品的成本要比阿根廷同类产品的成本低十到几十倍,而且质量也没什么差别。

  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到“李记商号”进货的游商内斯托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这家店的批发价格比较便宜,而且货品齐全。”内斯托是在街头游走的小商人,一般购买一些中国产的笔记本、圆珠笔、儿童画笔和各种小饰品,由于花样多、价格便宜,常常头一天进货,第二天就卖光了。他还说,他在“李记商号”进10个中国产的小笔记本的价格还不到5比索,而在街头,这样一个笔记本他能卖到4个比索。

  除了中国批发商店,在阿根廷各大商场都可以看到中国产品的身影。特别是在阿根廷各种节日到来时,各商家印发的促销宣传单上大部分产品的原产地都是中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大的购物中心阿巴斯托商场里,许多服装和电器的原产地是中国。目前,阿根廷房地产业发展相当迅速,每天去建材城买建材的人络绎不绝。在当地最大的建材市场阿苏莱·巴鲁海尔建材城,记者看到同样品种的瓷砖和地板,中国产品的售价比阿根廷国产产品便宜50%到80%。建材城销售人员马丁·伊格莱斯亚斯介绍说,中国瓷砖和地板的销量比同种的阿根廷产品要大许多。

  他说:“原因很简单,如果是我,在同质量的产品中,我也会选择可选样式多,而且价格更便宜的东西。”一般来说,顾客来买东西,销售人员会对客人首先推荐中国产品。马丁解释说:“因为顾客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把物美价廉的产品第一个介绍给他们,他们往往会在精挑细选后回头购买这种商品。这样我们的销售业绩才能提高。”马丁还幽默地表示:“要是中国建材再如此畅销下去,过不了多久,阿根廷每户人家的厨房里都会铺上中国瓷砖。”

  与阿根廷情况相同,墨西哥、秘鲁、智利、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古巴、洪都拉斯、多米尼加、巴拿马等其他拉美国家,“中国制造”的产品也都无处不在,它们给这些国家的人民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享受。

  拉美联手出现抵制中国货潮流

  近两年来,中国产纺织品、鞋类、家用电器、文具、玩具等日用消费品,已占拉美整体市场的三成左右,其中鞋类已占六成以上。以鞋类产品为例,中国鞋在拉美的价格仅为该地区最大鞋类生产国阿根廷和巴西的1/4。2006年,巴拉圭全年就从中国进口鞋类制品近690万双,价值约1100万美元。而巴拉圭全国人口仅约为600万,相当于每个巴拉圭人都有一双中国产的鞋。

  由于中国产品在拉美市场的强势地位,拉美的一些国家开始出现对中国产品进口设限的情况,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阿根廷。今年8月17日,阿根廷政府突然宣布对包括轮胎、轮毂、服装、玩具、皮革、鞋等进口中国产品采取限制措施。

   8月31日,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和墨西哥5国召开会议,研讨中国产品对本地市场的冲击,并一致要求所在国政府限制从中国进口相关产品。10月25日,在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召集下,阿根廷、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秘鲁及乌拉圭等国又举行会晤,再次强调“中国制造”对他们的严重冲击。

  以中国在拉美最大的贸易伙伴巴西为例,2003年和2004年,中国瞄准巴西的需求,加快了对巴西的出口。2006年,双边贸易额超过2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巴西的出口增幅是49%,大大高于巴西对中国的出口增幅20%。这导致今年以来两国贸易摩擦增加,巴西开始频繁向中国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巴西制鞋产业协会的马克斯·弗莱克斯表示,中国鞋类产业工人4个小时的报酬,只相当于巴西工人1个小时的工资,这无形中降低了劳动力的成本,他认为这导致了不公平竞争。物美价廉、炙手可热的中国产品却屡屡遭到对抗和设限,“中国制造”在拉美的境遇不能不说是非常尴尬。

  新闻延伸/DEPTH设限并非只针对中国

  专家分析指出,中国和拉美国家同属第三世界,有着类似的产品和消费结构。同时,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降低了中国货的价格。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对拉美商品出口量大幅增加,从而赢得了顺差地位。由此,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等一些拉美国家对华部分产品采取反倾销、强制配额及设限等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这些措施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但它们完全不同于美国政府严重丑化“中国制造”的带有恶意攻击性质的保护政策,也不能将拉美一些国家的行为,简单地归为跟风美国而抵制中国产品。因为从实际情况分析,中国对拉美出口迅猛的增长势头,确实让很多拉美国家企业界、政界和舆论界担忧,但它们采取的保护性政策并非将“中国制造”全盘否定,而是对部分产品采取了有尺度的限制。

  同时,这些政策并非只针对中国产品。阿根廷在8月采取的进口设限措施中,除针对中国外,还包括印度等多个东南亚国家。此外,墨西哥鞋业联合会高层人士也公开表示,中国鞋类制品并非拉美地区相关产业面临的唯一挑战。他强调,除中国外,目前,越南、韩国和印度等国的鞋类制品出口也是对拉美制鞋企业的严重考验。阿根廷经济部长佩伊拉诺表示,拉美国家应采取一切措施消除进口产品的冲击,以保证本国和本地区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和提高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这一点看来,拉美国家不仅在应对“中国制造”的挑战,也时刻准备着应对一切可能对本地区发展造成影响的挑战。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出口    中国制造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