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对抗 中欧启动关键贸易谈判 首议钢铁纺织
当地时间12日,由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领衔的第22次中欧经贸混委会在布鲁塞尔举行。在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欧贸易顺差屡创新高以及双边经贸摩擦增多的背景下,本次中欧之间的贸易对话也格外引人关注。不过,与会前一些媒体渲染的紧张气氛相比,双方在此次会议上达成的“十项以上”共识,令人对中欧贸易关系的长远良性发展充满信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已同意,实质性启动修订“1985年中欧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的相关谈判,在新形势下更好协调双边经贸关系。
新形势带来新问题
12日,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与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会晤本报传真图
正如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申洪在昨天(6月13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所言,自中欧双方在1985年签署贸易协定20多年来,中欧双方的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欧盟实现了东扩。所以,新的形势也给双边经贸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表现在具体的事例上,就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贸易摩擦也越来越频繁。
中国海关总署本周的最新统计显示,欧盟目前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前5个月的双边贸易总值达到1298.7亿美元,增长29%。而在欧盟一边,中国也已成为该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在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中欧之间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也引发了更多的争论。据欧方统计,欧洲去年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1280亿欧元,今年则估计要达到1700亿欧元。这样的数据也使得欧盟内部出现了不少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声音。
在本次对话开始前,有外国媒体引述曼德尔森的讲话称,他将对中国提出一系列警告,要求中国取消欧盟认为不公平的“贸易壁垒”。报道还称,曼德尔森透露,中方如不采取切实行动,欧盟可能采用美国对待贸易问题所用的强硬策略,即向WTO提出诉讼,要求给予法律裁决。
然而,欧盟本身在双边贸易中也有不少令中方难以接受的做法。最明显的一例就是,中欧虽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欧盟却是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工具最多的WTO成员国,仅在2006年,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件就超过130起。
此外,欧盟迟迟不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给予完全承认,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商务部发言人姚申洪昨天再次指出,在前不久向中国提供的一份关于中国市场经济的评估报告中,欧盟依然认为中方未能满足欧方剩余四条标准中的任何一条,中方对此深表遗憾。
达成十多项共识
不过,相比会前“剑拔弩张”的气氛,最终的会议结果却令人颇为乐观,据中方透露,此次会议达成了十项以上的共识,其中就包括正式启动完善1985《中欧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的实质性谈判。
据姚申洪透露,双方在昨天的会上对纺织品、钢铁、禽肉、市场经济地位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达成了“十项以上的共识”,中方认为本次会谈是“富有成效的”。而曼德尔森也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方的谈判是“坦诚“和“专注“的,并称中欧双方经过深入的会谈之后达成一致,在11月份的中欧峰会之前拿出一些“现实的建议方案”。
姚申洪还表示,在这次会议上,双方还同意启动修订“1985年中欧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的正式谈判,为双方半年多的技术磋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据悉,这一谈判是根据2006年9月中欧领导人会晤时达成的共识启动的,旨在在新形势下重新梳理双边经贸关系。据悉,中欧贸易协定的谈判将由中国商务部牵头,商务部将会同国务院相关单位共同开展这项工作。
钢铁纺织是重要话题
据悉,本月底下月初,中欧双方将展开具体的讨论。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钢铁和纺织品问题可能成为首先探讨的话题。
据当地媒体报道,欧盟尤其关注钢铁市场,因为害怕中国拥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并据此认为中国可能存在向欧洲倾销廉价钢材的情况。曼德尔森对当地媒体表示,“有鉴于中国钢铁工业的高度过度生产能力,我们认为可能造成欧洲钢铁市场的价格扭曲,并引起相应的市场混乱。”
据悉,在本次会议上,双方已就钢铁出口问题进行了讨论。曼德尔森称,这一问题已引起中方注意,并将成为6月底7月初双方商讨的主题,届时双方会考虑将需要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此外,薄熙来还对纺织品问题表示了关注。按计划,今年年底,欧盟将结束对中国纺织品实行的出口配额限制,届时可能会导致中国对欧洲的相关出口大幅飙升。
专家表示,除了钢铁和纺织品的话题,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高科技出口等都可能成为中欧双方优先探讨的题目。在美国就中国盗版问题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时,欧盟同意以第三方观察员的身份参与此案。此后,中方暂停了同欧盟就打击仿冒商品问题的谈判。据曼德尔森称,中方在此次会议上已同意近期恢复与欧盟的相关谈判。
市场准入也是欧盟一些人叫嚣的话题,曼德尔森称中国应该从欧洲进口更多的商品,特别是让服务类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而中方则认为,中国愿意从欧洲进口更多的高科技产品,但是很多商品都被欧洲以种种借口禁止出口。(记者朱周良)
记者观察
摒弃对抗中欧坦诚话顺差
翻阅有关此次中欧贸易会议的报道,“坦诚”和“对话”是两个被提到次数最多的词语,这也充分体现了中欧双方在双边贸易问题上的根本立场。
据德国媒体披露,本次薄熙来与曼德尔森的单独会晤,较预定时间足足延长了两个小时,足见探讨的深入。而作为东道主的曼德尔森,他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希望与欧盟一起努力改变双方贸易不平衡状况的诚意。双方都同意,需要着手真正“做点什么”。曼德尔森称,中欧双方经过深入的会谈之后达成一致,在下次的11月中欧峰会之前拿出一些“现实的建议方案”。
“薄熙来表示,我们必须对此有所行动,这还是我第一次从中国高层口中听到这样的话。我们没有找到解决方案,但是我们一致认为,应该寻求解决方法,并在今年11月的中欧峰会上进行汇报。”曼德尔森说。
薄熙来在会后接受中外记者提问时也表示,中欧双方对混委会的会谈结果表示满意,双方都对对方关注的问题做出了积极的表态。而曼德尔森对此次会议的评价则是,这是中欧双方“第一次举行坦诚和专注的长时间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曼德尔森还坦承,双方都一致认为中欧贸易关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尽管还没有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但双方都愿意进一步就此进行对话。
专家表示,从长远来看,中欧之间的贸易发展对双边都有利,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曼德尔森才坚持主张通过对话和合作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动辄诉诸WTO或者动用其他更强硬手段。
在本次会议上,曼德尔森也表示,双方已达成共识,希望避免市场出现不稳定局面。而薄熙来则强调,中国注重贸易平衡,不追求片面的贸易顺差。他说,目前的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主要是双方的贸易结构所致。欧盟低端产品的生产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而欧盟市场对低端产品的需求上升是导致对华贸易逆差上升的主要原因。此外,欧盟过去对日本、韩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逆差转移到对华贸易逆差上,也是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上升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