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色协会牵手商贸区 大红门求产业拓展新路
26日,中国流行色协会与大红门服装协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大红门会展中心成功举办,500余商家代表聚集一堂,探讨服装产业链集成发展新路。
据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纺织工业协会检测中心主任伏广伟介绍,此次签约标志着中国流行面料检测中心将整体进入北京大红门商贸区,同时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还将创意产业、信息产业等服务职能直接延伸到该区域,为推动北京大红门商贸区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据了解,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将整合行业资源,对大红门服装商贸区进行扶持,从产品质量控制、科技含量贡献、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流行元素与产品展示、行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大红门商贸区的服装产业层次和水平,逐步把大红门商贸区建成现代纺织服装流通示范基地,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桥梁和中国纺织服装工业的创意产业基地。
作为北京市八大市级商业中心的大红门商圈,已集聚了40多万商业贸易从业人员,逐渐成为北京最具批发商业氛围的大红门商圈。20年间,大红门服装业如雪球越聚越大,从地摊到店面,从单店到成片,再到形成服装商业街。大红门渐渐成为品牌,一个集服装加工、信息发布到贸易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在北京乃至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甚至辐射到东欧、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大红门成为北京最重要的服装商贸区。
继2007年北京市提出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科技领先、引导时尚的世界“时装之都”规划纲要后,大红门服装商贸区即开始实施打造北京CBC(服装贸易中心)计划,未来5年将依托现有服装贸易产业基础,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形成集服装原辅料交易区、服装商贸区、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区、商住办公区等功能区于一体,最终提升发展成为具有国际辐射能力的服装贸易产业链中心、时装之都创意产业中心,成为丰台乃至北京形象建设的重要品牌。
相关链接
突破区域视野促产业链集成发展
中国纺织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表示,市场和产业永远是互动体,没有产业支撑,商贸区纵有天大的气势,最终也避免不了萎缩的结局。大红门将加快发展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信息发布、咨询等机构,提供多样的信息服务,发展服装产业链上的相关行业如包装策划、品牌代理经纪、展览、世界交流、流行色预测、时尚趋势发布等,促进“大红门服装”品牌和功能的全面形成。
大红门正在将整合后的集约型产业化优势融入到“时装之都”的创建中,通过时装这个最为大众接受的载体,缔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业文化,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大红门商业区将成为一个现代化、生态化和人性化相融合的,面向全国以至世界的服装展示交易中心,由它衍生的物流配送、服装加工产业也将渐成规模。
我国服装产业正处在以资源重新配置、市场重新划分为标志的转折期,勤奋、勤劳不再是服装产业的惟一决定因素,因为服装产业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去针对产品层面讲创新,现在是产业链条上、中、下游的合作,是产业链的集成创新;过去关注数量、价格,下一步的竞争更多在质量、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公平贸易环境等方面。
全球化配置下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层面竞争,而是体系与体系之间、服务模式的竞争。从区域的角度看,“时装之都”带来的发展机遇赋予丰台和大红门新的使命。行业优质的资源能否在大红门这快土地上形成新的聚集无疑是关注的焦点。质量规范、设计创意、物流、品牌孵化等功能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孙瑞哲认为,提升品牌需要更高、更远的目标,大红门不仅仅是丰台区的大红门,需要全球化的视野、开拓的胸怀和创新的魄力,将大红门塑造成产业提升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