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融合关键:打破行政壁垒
长三角一体化喊了多少年,推了多少年,实际是务虚了多少年,从事长三角一体化研究10年有余的长三角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张颢瀚说,直到现在,区域协调发展,才真正有了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可能性。
城市发展:竞合新阶段
张颢瀚认为,长三角一体化思路提出20多年来,自中共十七大首次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台。本次由政治局委员俞正声牵头的国际性论坛,不再像以前只是走走亲戚联络感情,而是真正放到各省市的议事日程上来了,真正变成了长三角各地的发展战略,不再只是口号。
出现这样的进展,不仅仅是因为国家的重视,还有各地的不得不为。江苏为什么这么积极?因为他们要进行产业提升,很大程度上得靠一体化;要搞创新,也要一体化,这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浙江的情况也应该是类似的,张颢瀚说。而作为核心的上海,它发展到现在1,800万人口,已经不能再膨胀了;要进一步发展,只能依靠两翼。
在张颢瀚看来,长三角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高地,已经由依托各地先天资源发展,进入到以制造业为主的同构竞争阶段,并即将进入功能分异的互补阶段,主题是以合作为主导的竞合。这是全球各大城市圈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到了现阶段,内部条件才算真正成熟,这个时候,就算你不喊,也肯定会一体化。
定位悄变:各地分工互补
长三角地区竞争合作的转变,已经可以从各地的十一五规划窥见端倪:十五的时候,大家都说要发展制造业,搞汽车、纺织、重化工;但到现在,各地的定位已经慢慢开始有了差异,有以传统产业为主,也有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型制造业为主,还有像上海这样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会的专家们仍然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中国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鸿雁教授直指:长三角一体化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行政壁垒。光喊口号,只有民营一体化、资本自发一体化,都没用!张教授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透露他在10年前就建议将南通定位为上海组合城市,但当时有人不同意,现在终于敢提了。这或许是各地打破行政壁垒、真正推进区域一体化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