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沿海鞋企外迁 应对成本寒流


http://www.texnet.com.cn  2007-12-05 09:50:32  来源:中国企业报 收藏

  一股来势汹汹的寒流侵袭了广东地区的鞋企。

  “今年前3季度,广东地区已经大约有近1000家的鞋厂及相关配套的鞋材、皮革、制鞋设备、五金化工、鞋类贸易及研发设计中心等,因各种内外部因素或主动歇业倒闭,或被法院查封,或被当地政府接管。”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11月29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资料显示,在这些关、停、封的鞋类企业中,中国内地鞋企约占55%,台资和港资鞋企分别约占25%和10%,其他鞋企占10%。

  为了应对这股寒流,国内外600多家鞋企与世界众多知名鞋业贸易商高层咸集广东东莞参加在此举行的“全球鞋业论坛”,紧急磋商对策。

  “中国制鞋业特别是沿海地区制鞋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加快发展战略转型。”李鹏表示。

  成本严相逼

  资料显示,沿海鞋企出现了纷纷朝中西部转移的动向。

  “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越来越不具备成本优势,在劳动用工、土地、能源方面处于明显劣势,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李鹏说。

  困扰鞋企的首先是用工荒加剧。“现在广东制鞋招工很困难。前几年工资只有八九百元,可现在都超过1000元了。”李鹏说,“江西安徽湖南等地平均月工资成本比广东便宜200元左右,所以广东往往1000人的工厂只招得到三五百人,限制了制鞋的生产,一些支撑不下去的工厂只能关门大吉。”

  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其他各类成本也随之上升。为留住工人,一些广东的制鞋企业不得不提高宿舍的环境质量,比如装备空调等,管理成本也不断上升。

  用地紧缺也是个重要问题。“在东莞,现在已经没有空余土地来为这些企业扩大生产建设厂房了,现在的地价也非常昂贵,甚至可以达到50—60万元/亩。”李鹏说。

  电费的高企更令鞋企雪上加霜。据介绍,中部地区电费一般较低,如江西省电费一般为0.5—0.6元/度,较沿海地区1元/度便宜了将近一半。而1—2万人的制鞋企业每个月用电可达百万度,上千人的工厂每月也要几十万度。

  另外,新的加工贸易政策也对鞋企不利。“今年8月,国家又扩大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东部地区企业从事加工贸易需要实行银行保证金实转,而中西部地区没有此项限制,资本成本一下提高了10%以上。”李鹏说。

  移师东南亚

  除了中西部,还有一些鞋企将目光投向海外

  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王颖告诉记者,为化解成本上升的风险,一些大型鞋厂正向越南、印度、印尼、柬埔寨等东南亚成本更低廉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分解转移,台湾鞋业大鳄———宝成、与昂、丰泰都已转移,这种趋势还在持续蔓延。

  王颖认为,这种转移有利于企业经受人民币升值的考验。如果一个鞋企一年累计出口5000万美元,以人民币升值3个百分点算,全年仅汇兑的直接损失将达到150万美元,相当于1125万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因为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原材料价格、人工费用日益提高。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鞋企移师东南亚也有出于对《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的考虑。新法规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终止也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赔两倍经济补偿金”,“辞退员工需通知工会”,“员工辞职未提前30天通知,需赔2个月工资”,“岗位不同,试用期不同”,“劳务派遣要交备用金”等等,“有些鞋企担心这些规定会令他们不得不面对众多的用工纠纷”。

  出口退税的影响不容忽视。“全球出口企业都有全额退税。从今年7月1日起,制鞋业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为11%。如果贸易顺差居高不下,出口退税率还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这对基本上依靠出口退税来获取微利,甚至有些企业还完全依赖出口退税维持生存的制鞋行业将产生重大影响。”王颖说。

  除了上述因素,中国鞋企还面临着国外反倾销的严峻考验。2006年10月,欧盟对中国皮鞋企业征收16.5%的高额反倾销税,为期两年。2007年6月,台湾也对内地6类鞋靴产品课征43.5%的反倾销税收。“要不是今年欧元对人民币升值较快,国内鞋企可能遭受灭顶之灾。”有关业内人士表示。

  呼唤品牌化

  面对国内外市场环境的严峻挑战,有些企业早已“闻风而动”,大力实施品牌化、国际化战略。

  其中,“森达”开创双向OEM形式的先河,与意大利制鞋业企业相互发展走向国际市场;“奥康”直接将工业园建到海外;“百丽”在香港成功上市;李宁、安踏、特步、双星、康奈、百丽、奥康、红蜻蜓、金猴等也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不小成绩。

  在“全球鞋业论坛”上,中国最大的女鞋制造企业华坚集团总裁张华荣围绕“世界分量”、“中国质量”、“技术含量”、“品牌能量”、“民族力量”这五个“量”字发表见解,赢得了在座鞋企高层的共鸣。

  “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鞋靴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占据世界市场68%的份额,但是还没有68%的分量,定价权都掌握在外商手中。今后应当逐步取得话语权,获取世界应有的尊重。”张华荣说。

  他认为,目前国内很多制鞋企业确实停留在中低档产品的制造阶段,但以OEM模式发展起来的鞋企,特别是沿海地区的鞋企,都是为世界一流品牌生产加工的,一旦这些企业利用多年学习而来的经验发展出自我品牌,其质量和档次绝不亚于通过贴牌生产的世界名牌产品。

  “制鞋企业必须重新分解制鞋工序和产业链条,要敢于将低附加值部分转移出去,对高附加值即高科技部分紧抓不放。从产品设计、鞋楦制造、模具开发、渠道分销等环节,现在都已成为中国不少制鞋企业技术投资的重点对象,它对高素质科研人才的要求绝不逊色于电子产业。”张华荣说。

  “随着劳动成本等竞争优势的逐渐丧失,仅仅做OEM没有出路。”张华荣表示,必须通过自身营销打造品牌,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获取其他成熟品牌的所有权和经销权,来逐步发展自主品牌。目前阶段,沿海地区的制鞋业可以紧紧把握住产业研发设计、贸易、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等重要环节,而逐渐将生产部分转移到内地城市,相互促进。

  “未来中国鞋业发展,离不开民族企业团结一致的力量。目前,中国鞋业还处在个人英雄主义阶段,低价竞销、恶性竞争还比较普遍,非常令人痛心。现在是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中国品牌的时候了。”张华荣慷慨激昂地说。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