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集团三峡万州紧密纺产业记事
三峡,从来的风云际会之地。
西部大开发,巨大的风险,巨大的机遇。
日前出席第五届中国国际棉纺织会议的国内外代表,亲眼目睹了如意集团三峡万州紧密纺工业园区的壮观景象,这些业内精英们立即明白了这里正在发生着一个新的奇迹……
“如意要进军三峡,如意要投资棉纺!”山东如意毛纺3年前跑到三峡做起“鸡肋”式的棉纺业,的确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当初的邱亚夫董事长也想不到,3年前看似寻常的一个信息,竟成就了如意的一个事业,圆了他的一个梦想,也开创了大纺织的一片新天地。
在清华读EMBA期间,邱亚夫无意间听到一个信息:国家搞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产业实力薄弱,移民任务繁重。地处库区的重庆万州,有一个老纱厂要拆迁……说者无意,听者却真正动了心。毛纺固然是纺织界的“阳春白雪,”但毕竟“曲高和寡”,虽然经过10年拼搏,如意已雄踞毛纺高端,其产品开发能力、利润水平、国际市场知名度、美誉度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要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量大面广的还是棉纺产品。邱亚夫要动真格的了!
2005年3月11日,如意三峡技术纺织工程签约仪式,破天荒地由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在北京签字。国家主管部门为如意把脉,增加了这个工程的分量,也拉开了如意从毛纺业向棉纺业进军的序幕。随后,邱亚夫与中国棉纺行业协会领导来到万州,看到诞生在抗战后期的万州万新纱厂。该厂当时已破落无助。而壮丽的三峡、悠久的历史、奋进的年代,使邱亚夫和他的合作者们共下决心:既要为国分忧解难,也要为企业布局谋篇,在三峡库区兴建国内、乃至世界最好的棉纺基地。
如今,前后投资十几亿人民币、像三峡大坝一样绵延几公里的厂房已屹然而立,但如此巨大的产能在巫山云雨般变幻莫测的市场上能否谋得胜算?有30多年沧桑历练的邱亚夫气定神闲,他认为:当今世界,棉纺技术的先进代表是紧密纺纱技术,其产品是生产高档服装面料必不可少的原料。在目前我国的纱线产量和纱锭生产能力中,紧密纺纱线产量和锭数还不到1%,严重供不应求。邱亚夫投资紧密纺,绝不是要把万新纱厂简单地搬到高处,而是在创造新天新地。
曾几何时,山东济宁的如意集团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纺纱设备制造商,来争抢如意的“大订单”。如意不急不火,精挑细选:德国的清梳联、预并条机、未并条机,瑞士的精梳机,意大利的络筒机,德、瑞两国的细络生产线……世界最先进的紧密纺技术欲到巴山蜀水期求驰骋,而中国最大的精棉纺生产基地即将“临盆”于斯:
——一期工程25万锭紧密纺装置,已于2007年初建成投产;
——二期工程25万锭紧密纺项目,将于2008年底全部落成,届时将达到年产近10万吨高档紧密纺纱线的能力;
——产业链的再延伸:包括1000台宽幅喷气织机、1000万件高档衬衣的生产线、1亿米印染布的生产线,也将于2010年底前依次在如意的蓝图中出现。
这才是邱亚夫心中的“大纺织”。如意敢构造如此规模的产业链,不是“小人怀土”式的买设备,扩产能,而是“君子怀德”式的拓展企业文化——如意人走到哪里,就能带去那种自强加中庸、自重加外显的入世文化。孔子的故乡人还在续写历史新篇:邱亚夫往三峡派出了南征北战的干将,如同当年“大庆会战”的“石油人”,仅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就结束了土建工程,完成了人员培训和设备调试,进行了试生产,首批400吨纱线外销,一炮打红,信息反馈良好。如意投资重庆三峡技术纺织工业园的成功,使得这座气势恢弘的工厂成了当地的一道风景: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此视察,看到了西部远景;各地创业者到此观摩,受到了深刻启发;当地政府亦以此为自豪,不光解决了大量移民就业,获得了税收,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与强势企业联手,改变西部面貌的路径。
一石三鸟,大业奇葩。万载三峡,何时见过如此绚丽的民族工业之花!中国纺织,何时见过如此酣畅的经纶大手笔!更何况这惠泽万方的一念,发自一个企业家为改变中国纺织面貌而输入的一个信号,其核裂变般的力量,不亚于“高峡出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