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池“下海”
荷花池原名红花埝,因当时此处池塘多种荷花被人们称为荷花池。它引起成都乃至全国的关注还在上世纪80年代。遍布池塘的荷花池变成了服装、鞋类、小百货、文化用品商品批发市场。荷花池紧邻火车站,人流量大,在成都北门上演了一出愈演愈烈的商业大戏。
朋友老杨上世纪80年代还叫小杨,每月百来元的工资怎么也不够用,于是在女朋友的鼓动下停薪留职来到荷花池弄了一个不到两平方米的摊位。怀揣着父母省吃俭用为其积攒的五千元走广东福建,闯浙江上海,为的就是把好货拉到荷花池来。但好运似乎总是与他擦肩而过,当时人们追求新潮,看着左邻右舍的老板进的货卖得价高走得又快,小杨好不容易弄到运回来的货已烂市。3年下来,小杨觉得荷花池真是门学问。
老杨说他当时每天都怕天亮,怕到荷花池,但他的女朋友就是不准他回单位上班。就这样,老杨真可谓忍气吞声熬了6年,转眼到了上世纪90年代,新年刚过,一个在纺织厂工作的亲戚给小杨带来了几匹图案怪异的布料,小杨一试,还好;再试,更好。小杨看到一根救命稻草,于是埋头苦干,进料剪裁,发到各个成衣加工点,熨烫定型,天不亮运到荷花池发售。
就这样昏天黑地干了两个月,小杨突然从荷花池消失了,邻近的摊主有时忙中偷闲不免互相询问,有人说老杨累翻了,有的说他娃数钱数疯了,透着些感慨和羡慕。
其实老杨在人们谈论他的时候已回单位上班了,日子长了,小杨不免要给我们透露点荷花池的内幕:那里大老板的销售渠道是“打货”,就是现在说的批发,从厂家一次进数万元的货物运到附近的仓库,然后再分发给全川各地商家,另一种是自产自销式的,在荷花池租个摊位,找几间作坊,规模大的剪裁、缝纫一条龙,做工相对精细;小的商家剪裁后送给缝纫,做工难免粗糙。
说起荷花池,很多成都人有特别深厚的感情,自从青年路经商热潮以来,荷花池成为了成都人另一个商海,而像小杨这样挖到了第一桶金的商家,则是着实尝到了下海的甜头。(秦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