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地方政府应该如何推动中国制造的国际化
2007中国制造业论坛于2007年12月8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中日产业经济界权威的学者和企业家,深入分析中日产业政策,剖析日本制造业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共同为困境中的中国制造业寻找对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搜狐财经作为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办媒体从现场发回如下精彩报道:
主持人:下面有请上政府的代表,江阴市人民政府市长王锡南先生;萧山区委常委副区长申勇先生;吴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建微女士;太仓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文彬先生;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政府区长黄庆辉先生。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就是政府方面,因为政府的决策、政策对产业的布局规划都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我们请到中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几个地方的政府代表,我们一定可以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关口一起探讨中国制造应该何去何从。我们给出的题目是,地方政府应该如何推动中国制造的国际化。每一个中国的企业都需要面临全球化的竞争,我们跟企业家代表探讨的时候已经确认了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生态环境,而我们政府部门一定可以从他们的角度就这样一个角度提出他们的意见。
在座的都是县级市的代表,江阴比西部的很多地级市每年的产值都要多,它的上市公司都要多,江阴的上市公司数量应该是20多家,超过西部一个省份上市公司的数量。首先请各位对在座地区做一个概括的了解,以前我们习惯用GDP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增长的情况、经济发展的情况,现在好像不太愿意单纯用GDP来衡量,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数字衡量更好,用我们的利润增长还是用我们的竞争力水平,还有人提出用幸福指数,既然我们今天谈到制造业,我想反映制造业发展情况有两个数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仍然是工业的销售规模,另外就是工业的利润。这两个数字不知道各位市长也好,各位区长书记也好,脑子里面有没有印象?
周文彬:我来自太仓,太仓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滨临长江,南接上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属于苏州地区。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较快,在百强县当中是名列前十位。我们的工业销售突破一千个亿,利润具体还没统计出来,大概30多亿。
王锡南:江阴市是无锡市下面的县级市,刚才主持人说讲两个数据,我多讲两个数据。
1、今年我们的GDP可以超过一千亿,大概1200亿。
2、我们商品流通额超过两千亿。
3、今年工业销售收入超过三千亿,大概在3700亿左右。
4、当年我们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四百亿,其中工业260亿。
5、我们自营出口总额今年超过50亿美金。
6、我们今年实际利用外资到帐可以超过六亿美金。
7、江阴22家上市公司当年从股市上面募集的资金超过70亿元。
8、今年我们产业政策将超过18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80亿元。
9、在江阴当地商业银行有10家,年贷款余额超过900亿元。
10、当地江阴银行的存款余额超过十个一百亿元就是一千亿元。
概括起来就是1、2、3、4、5、6、7、8、9、10。
申勇:工业产值超过三千亿,工业利润数字超过一百亿。
沈建微:工业总产值这块是2200亿,工业利润103亿,真正一些经济体的财政收入超过一百个亿,进出口总额超过160亿美金。特别是我们引进外资这一块今年超过18个亿,到帐是8亿美金。
黄庆辉:我来自龙岩市,这次我们被评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工业制造城市。我们的GDP220亿,产值330亿,利润88个亿,主要是烟厂这块占的比重比较大。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对于地方的贡献率税收各方面是一百亿。
主持人:希望各位领导给我们分析一下自己所在的城市所在的成就,自己分析一下自己产业结构当中制造业中存在的问题。
黄庆辉:龙岩的发展先走了一部,我们是海峡西岸制造业的中心,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作为龙岩这个地方有三大块在中国,中个是中国农工,中国品牌成为驰名商标。几年的努力在香港上市,形成目前产值达到65亿,出口额达到20几亿。第二个是环保机械,也是中国三大 烟气消除的机械设备,也是中国环保首家上市公司,产值达到20亿。另外就是重卡,生产三万台轻卡,五万台农业车,向国外出口。我们的差距一个是属于相对在创新方面,在人才引进方面有差距。我们在生产过程当中从国际上接轨来讲有差距。但是作为福建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科学发展先行区,要在两岸合作作为先行区,我们有信心打造成中国制造的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主持人:作为先发地区,有没有感到自己面临的压力或者自身产业结构当中是否已经出现了需要迫切调整的问题?
沈建微:我们吴江是制造业的密集区,从产业分布来说我们有传统的丝绸占中国市场国际市场的比重相当大。第二块主要是电子这一块,主要是引进外资形成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链。第三块主要是80年代乡镇企业突起的时候电缆光缆,这块占有35%的市场份额。吴江的产业特点是一江一平,有两个开发区八个镇,每个镇上都有一个产业特点。在整个制造业发达的区域当中,特别是纺织业,我们的装备是国际上最先进的装备,国外纺织行业如果要到纺织展览会看一些技术装备就到吴江去。说明我们这个产业是相当大的,因为我们拥有两万多台喷气织机这样一个产业链。还包括种桑养蚕,发展当中大部分来自我们当地的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在发展当中有它的机制灵活,有企业家在发展当中形成的企业发展理念,还有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因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我们政府大力提倡怎么调整产品的档次,包括用工方面。我们吴江78万人口,拥有的外地人口已经有70万人,外地人口大量涌入吴江制造业这样一个市场当中,我们也会带来环境各方面的压力。我们一方面要打造我们的产品,提升产业特点,同时也要对社会环境、公共事业,包括外地人员的就学这方面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我们的电池产业作为全国的电池产业基地之一,但是来的都是老外,还有台湾人,教育各方面也给政府带来很大的压力。一方面要打造整个环境包括人机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另外一方面也要打造好企业发展的环境适应企业的发展。
申勇:萧山确实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全区13000多家企业只有一家国有企业,万象集团等等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特点就是非常有活力,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有良好的效益。但是在现有的资源配置情况下,现有国家资源的情况下,这么多民营企业用市场经济的方法,用资源配置的方法如何进行整合,这是我们考虑的领域。比如纺织跟化纤行业占47%,这样一种企业在更有效利用资源,更做强做大方面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这个文章。民营经济不但是活跃的个体,而且可以做得很强很大,萧山区会有更大方面的发展。
王锡南:江阴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有20多家上市公司,整个经济总量也好,竞争力也好都是非常强的。
江阴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工业销售总产值、销售收入在中国的城市当中江阴属于最高的城市之一。江阴是规模经济城市,我们的一百亿的工业销售收入的企业今年有十家以上,超过十亿以上销售收入的工业企业今年有63家。资本经营,江阴的上市公司比较多,形成特殊的江阴板块,A股市场15家,境外市场有15家,每年有八家要上市,争取在30家的基础上用四年到五年左右的时间江阴的上市公司要达到50家,形成江阴经久不衰执着发展的企业集群。科技创新,江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强,因为我们的企业都是乡镇企业转制过来的,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都是自己的企业。所以我们江阴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来说比其它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和主动性,所以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经济社会统筹、城乡统筹,江阴的特点就是工业强势、资本经营、科技创新、统筹发展。江阴是中国土地的万分之一,人口是中国人口的千分之一,创造了中国一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两百分之一的GDP,三百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我们制造业的特点概括成四个字“大、小、多、少”,江阴工业制造业总量比较大,销售收入和总产值超过江阴的现在不多,总量比较大。服务业占的比重比较小,服务业在我们经济总量当中占的比重36.5%,工业要占到62%以上,应该说工业占的比重大,服务业占的比重小。在全国五百强当中,我们江阴有十家企业入围,在中国工业企业的五百强当中我们有14家进入入围。在中国一千强工业企业当中江阴有28家入围,规模企业占的比重比较大。同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我们有45个产品,应该说有一定的市场占有份额。少就是高新技术企业占的比重还比较少,高新技术产业占到的比重占工业销售收入的38%,比重还是比较小,数量还是比较少,也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面临着既有优势又有压力的时候,正是我们做新的决策的时候,龙岩属于大的长三角的范围,长三角特别能够代表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请大家共同思考这个问题,面临这样一种发展格局的时候,需要做什么样的转型和调整?
周文彬: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优势,港口的优势,太仓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我们现在拥有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一百多家企业,我们还有港口企业,电力能源、造纸、石化,还有全国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还有最大的PVC生产企业。传统的纺织年产一百万吨的企业占到全国的1/10。经济发展大量的企业办起来,人口大量引进,在这方面应该说我们太仓处理得比较好。
太仓固定人口46万,外来打工35万,而这些打工当中我们的结构比较好。我们城区用德国人的话来讲,就像德国的中小城市,非常受澳门企业家的青睐,人口不太多,绿化好,空气质量好,人又比较文明,社会治安在全国是先进市,没有出现类似县城市拥堵、社会治安下降、幸福指数下降,我们得到一些客商的好评,是和谐之城。
主持人:很多人都去过苏南,去过苏南萧山的人都有很深刻的印象,在这个地方经济很繁荣,但是同时环境也有非常好的控制。我们刚才讨论的并不是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更多讨论的是幸福指数,基于前几年快速发展之后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政府的决策者除了关心环境和幸福指数之外,还必须要关心自己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变化,而目前我们在很多场合讨论苏南经济,讨论杭州附近的浙江经济的时候都在讨论一个产业转移的问题。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自己过去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的时候,怎么样实现一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可能这也是每一位政府决策者日思夜想的问题,需要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今天虽然讨论中国制造的国际化,国际化毫无疑问我们必须要讨论这个问题,对于苏南、江浙一带的企业来说所有的企业都是国际化全球化,都在面临全球竞争。是否国际化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仍然是在国际化背景之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周文彬:产业结构的转移和制造业的转移是必然趋势,我们刚才说是一个外向型经济,有区位优势。我们提出世界工厂要办成上海的第二个办公室,向科技型发展,城市的环境得到大大的发展。政府在产业结构部署上,好多外国企业包括来参观考察,一到我们这里都喜欢我们太仓。社会治安环境好,教育科技也非常好。同样的区位优势,我们太仓市人民政府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只用45分钟,比浦东到浦西的距离还近。
主持人:把太仓变成上海的第二个办公室,太仓原来的产业怎么办?
周文彬:我们要对这些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创新,我们最近搞了检测,打造名牌,主动拉长产业链。把一些高端的打造成品牌,还要有梯度发展。对于优秀的高层次企业,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污染低的企业,而不再是刚刚初期的企业。
主持人:很多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必须确立更高的目标来实现更高的发展方向,请王市长告诉我们,在江阴是否同样面临产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的压力?
王锡南:江阴这个问题和我们苏南几个城市相比都有类似的情况,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江阴尤为重要,我们在江阴的产业都是沿江产业,传统产业占的比重比较大,总的来说工业结构还是比较偏重,所以我们政府已经提出要下一个目标是两方面,一个就是要打造不仅是制造业基地,还要打造现代服务业的中心。转移落后产业的过程当中,我们主要是五句话。
第一,科学规划,把规划搞好。究竟以后搞什么产业,向什么方向努力,产业能不能集群很重要。
第二,产业导向。我们专门制定了产业发展目录,在今后几年当中我们应该重点发展什么,淘汰什么,我们都有方向,特别是我们今后要发展有江阴特色的工业产品、工业产业。
第三,政府推动。在转移淘汰落后产业过程当中,我们政府推动,组织好导向好,我们一方面把两高两低的企业淘汰掉,我们淘汰不是梯度转移,我们希望这些落后产业不要到我们发展较快的地方去,我们淘汰的就淘汰关掉,不要再去吸引人招商,再送到中西部地区送到苏北地区去,我们不希望这样做。在政府推动当中,退而进山,关停企业,淘汰落后,这些都是我们所做的工作。
第四,企业主体在转移产品、提升层次、提高产业当中企业是主体,这个是市场行为,不能政府替代,政府只能依法办事来接管进行经营指导进行导向,但是真正要操作的还是我们的企业。江阴企业社会职能比较强,其扩张能力比较强,它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江阴企业都是自己的企业,我总结起来他们自己的企业自己的,自己的儿子自己的,感觉自己管理最好。另外我们是地方工业是民族工业,我们要为民族工业争气,为地方工业争气,这方面我们的观点比较强烈。
第五,政策扶持。在淘汰改进提升落后产业和落后产品的过程当中,政府介入了政策支持,我们关掉企业就要关掉不再生产,对外有一些补偿,给它一些鼓励。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多发展新兴产业我们给它以支持,给它以奖励。应该说我们江阴的一些落后产业必须要淘汰的产业这两点进展的速度比较快,关掉五小企业、两高两低的企业150多家,我们准备花两年时间把两高两低的企业需要淘汰的企业全部关掉转移掉淘汰掉。要不断改进调整过程当中,今年调整好了明年可能有一些落后的,还需要调整,长期的持久的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主持人:无锡江阴的特点,所有的企业都是自己产生出来,很少有通过外资空降的企业,但是必须要淘汰落后,必须通过落后企业的产业转型。江阴过去的优势通过传统产业创立起来,在产业转型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会有人担心丧失以前确立的优势。
王锡南:江阴是以草根经济本土企业为主的,但是并不排斥并不是没有外资,我们外资占的比重占到三分之一,占到30%多一点。60%强一点是我们当地的企业,民营企业。下一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资金从什么地方来?发展靠什么?这些方面的问题是不是会使我们的发展受到影响?主要做好几件事情。
第一,我们的企业能够走资本经营的道路。我们一方面把企业做强做活,走资本性的道路,能够走上市的道路,自己融资。
第二,企业扩大对外开放,一方面提倡自主创新,但是我们并不排斥和外资的结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们引进创造发展,走这样的道路。江阴在技术创新上面走过了三个阶段,江阴加工、江阴制造、江阴创造,现在从江阴制造到江阴创造的转换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为我所用。
第三,我们培养更多的人才,包括引进海内外的有关人士到江阴去。我们有九万五千多名技术人员,应该说江阴的技术创新能力特别强。
第四,企业必须走现代化管理的道路,通过管理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通过管理来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些方面都是我们下一步在产业结构调整当中必须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主持人:申区长,我知道浙江在前些年每年都要闹电荒,电荒一定会制约我区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在萧山有很多像万象这样的制造隐形冠军,还有其它的汽车配件、钢结构的生产厂商,恰恰这样一些配件产品在国际上面临很大的压力,包括中国钢产品在国际上面临着反倾销的压力,这和其它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问题很相似。在面临这种压力的时候,作为萧山区政府的负责人、决策者,你们会不会要求自己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进行一些调整,进行一些转移,转让到哪儿去?
申勇:萧山确实存在,因为主要也是萧山以传统工业为主,正处在向制造业创造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三件事。
第一,做好整体布局。现在我们喊的口号对接好长三角,融入到杭州。杭州现在也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融入大杭州就意味着传统的制造业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致性。
主持人:萧山要融入杭州根本不是什么问题,距离杭州的距离非常近。
申勇:但是在产业方面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距离不远,钱塘江两岸,一个南岸,一个北岸。整个一结构调整来说还是有一些差异的,现在正在做。围绕这个战略我们要做好一港四区,萧山机场是大的空港经济,主要的工业集中在四个园区,有国家级的开发区还有三个省级开发区。
另外发展品牌,包括专家也谈到了,现在我们的制造业在低端,低端很大的问题靠劳动力成本。以后走产品附加值很高的产品,走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道路。萧山现在对于品牌建设,被评为区域经济品牌奖励一百万,现在已经有22个中国名牌,13个中国驰名商标,还有一个世界名牌就是万象,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升级换代。鼓励企业搞研发,也是奖励一百万元,建立一个研发中心就奖励一百万元,现在有13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有三个国家级研发中心,还有一大批省内研发中心。为什么这样做?要发展工业制造业不行,关键要提升,在发展工业制造业的时候发展总部经济,利用杭州的区位优势搞总部经济,两个轮子把现代服务业的因素加进来,使大的经济结构更加协调。
主持人:刚才太仓说要做上海的第二个办公室,您是毫无疑问要把杭州的办公室挪到萧山去。
申勇:另外对五小的企业要坚决关停,几年没效益,化纤化工企业三年维持效益不变,统统关掉,把布局导向跟控制做好。
主持人:20年前这样的小企业还是有机会的,主要靠他们的发展支撑当地的经济,但是20年后这样的小企业已经没有任何发展机会了。
沈建微:刚才几位老大哥已经讲了,实际在长三角当中经济发展包括制造业的发展在具体做法具体领域当中大致是相同的,但是你自己一个地方要发展地方经济肯定要找到自己的落脚点,自己的优势在哪儿。产业的调整跟引进项目是政府在发展当中永恒的主题,刚才区长跟市长都说了,包括提升企业的档次,包括企业的品牌,包括政府出台的一些奖励政策、支持政策,包括我们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做的时候肯定大致有一些相同。但是要找出自己的区位优势跟其它的优势,才能把一些产品的档次提高,产业链才能发展,能够把一些国际上好的企业引进来,这样把整个经济整体发展体现出来。
从整个制造业来说,它是整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但是如果说你的总量达不到一定因素,那么你的服务业、服务外包其它国际化的物流就引不进。在吴江整个发展当中,从经济发展的总量还是不够的,所以我们从政府大力引进外资这块力度也是很大的,包括奖励政策,包括招商,包括从国际引进人才,招募一些外资企业进来,包括各种语言的沟通,让一些企业从产业政策、市场情况有一个沟通。体现吴江的区位优势,我们处于苏州、上海、杭州的三角地带,这个优势情况有可能比其它地方区位优势好一点。在这个区位优势上,我们南边是杭州,东边是上海,北边是苏州,整个吴江在中心地带。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中间是吴江,把我们吴江的地理位置放在天堂中间。这样对我们国际上引进外资企业到我们这里落户应该说从区域位置、交通便利、综合环境各方面,有这么多大的企业,也依托了新加坡工业园区,我们跟它们是临近的,它的发展也带动了吴江经济的发展。
另外我们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做的时候提升企业的品牌跟档次。作为发展规模经济的时候,法人代表思想的理念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也跟国际上有些培训班也引进了教授,让大的企业参与国际理念,在产业上沟通。一个是引进来,一个是走出去,特别是民办经济怎么走出去。我们的工业制造业纺织产业人家以为很传统,但是怎么走到国际市场上,特别是我们的装备,在国际上的纺织市场,我们用两亿美金引进了日本丰田的喷气织机,主要靠我们的民营经济通过它的商会联合起来,它也想走产业结构提升。每个企业都会想提升,但是如果说把商会联合起来怎么样跟世界上一些大的财团跟大的纺织集团抗衡,我们政府也是支持企业打赢国际市场,特别是对东南亚的出口,包括对欧洲的,政府还是出台一些政策支持他们。政府也要帮助他们,如果政府不帮助他们,单个企业肯定打不赢,无论是产业提升还是发展民族产业,还是要政府跟企业配合好,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主持人:在以前的发展经验当中我们都已经感受到,在江浙一带的政府的确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不仅是在当地的制造业,当地的经济树立了很多值得大家去借鉴的模式,很多政府部门的行为方式也给很多地方的政府树立一个模板。无锡有一个尚德太阳能,当时风险投资都是由无锡市政府进行运作的,这个上市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扶持。如果中国企业都得到政府支持的话,会得到一个正常的健康速度。刚才周市长说太仓是上海第二办公室的最好选择,而申区长说萧山是最好的选择,沈市长说不管上海还是萧山,吴江是最好的选择。龙岩的黄区长,龙岩相比前面几个经济发达地区属于后来者,对于后发地区来说如何承接这个产业转移的问题,这是后发地区的机遇。你们会怎么来把握这个机会?
黄庆辉:提升龙岩新罗的区位优势,龙岩市是厦门的后花园,我们离厦门的距离是一个小时20分钟,厦门市的水用的资源都是我们新罗提供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9.9%,在城建转移方面我们的区位优势凸现出来,我们定位厦门的后花园,建设成为闽越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这个区位选择我们必须建设成为生态型的,不然厦门之水有意见,空气有意见。
第二,提升我们的产业素质,现在产业转移我们龙岩建市四周年,厦门一些产业国际化的产业转移过来。定位方面我们非常明确,新罗自己提出来以机械为龙头,我们的用地政策如果是化工行业要求绿化率30%,机械制造业要求就比较少。我们两个重点企业一个是农副产品加工,新罗是一市一区体制,农副产品这块我们把猪、农业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提高深加工值,新罗区单单在三年时间要减掉680万吨水泥企业,产业定位上非常精准,工业机械、运输机械、环保机械。
项目带动,我们在项目带动方面政府推动,采取一系列服务措施,比如有一套班子一个领导,使得好的项目落地,对项目各个方面我们进行前期论证,特别对于污染企业进行排斥,即使最高利润产值我们也不要。
提升我们的品牌素质,品牌意识上午大家讲了非常多,品牌非常重要,没有品牌就没有企业没有地方的知名度。我们不但在工业产品方面强调品牌,在龙岩品牌也好还有文化品牌也好,在省里建设我们整个综合优势方面排在第二位,厦门是第一位,第二位就是新罗。利用几年时间解决好家庭的就业,还要解决五千户小企业的解决,我们采取农商工程,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准。我们人才工程里面对技校生进行补贴,而且技校和厂房进行对待,校企合作。还有民心工程,做什么把民心放在第一位,如果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我们作为条件,在论证项目方面都要对当地进行听政,听政之后认为这个项目可以我们就把它发展起来。另外我们还搞工业集中区。
主持人:黄区长告诉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承接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但是不是简单的承接,而是有选择的,而是有条件的。你们要承接没有污染的符合你们当地生态要求的产业,而不仅仅是你们污染的产业要转移到我们这儿来,这些给先发地区的产业转移提出一个课题。虽然像龙岩这样的地区是后发地区,但是他们可以去学习前面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经验,同时借鉴他们发展过程当中的教训。比如长三角地区在90年代发展的时候面临环境的压力,虽然经济发展很快,但是给经济相对造成比较大的破坏,这个问题在去年已经相对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国家环保局去年评出六个生态城市里面有四个在苏南,当时我们很惊讶,一个经济发展这么快的地方还能保持这么好的环境,我想这也是经过多少年的摸索之后苏南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而这个模式对于后发地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避免走他们的老路,某种程度上落后、后发有时候也是一种优势。龙岩的处境更像是中国的处境,因为中国现在正面临着怎么去学习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怎么样借鉴他们的经验,怎么样避免他们的教训。其实中国现在面临的压力很大,但是更多的还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