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货币从紧时间表为何前移
虽然从紧货币政策的“时间表”是从2008年开始,但它的脚步却已在年前快速前行了。
本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下午,央行党委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后决定,2008年央行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话音甫落,央行8日宣布年内第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12月25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将是今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第十次上调,也是自2004年以来首次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设为1个百分点,此前调整幅度均为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力度明显加大。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4.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该标准创1985年以来新高。
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8.47%,增幅比上年末高1.5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02个百分点。同时,前10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达到去年新增贷款的1.1倍。据此估算,此次央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将因此被冻结近4000亿资金。
央行给出的上调理由是,旨在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今年以来,年内货币政策方面,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6次发行定向央票,紧缩力度不可谓不大。基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的新变化,中央决定从明年起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也及时加重了数量型货币调控工具的使用力度。这个变化显示,尽管货币政策工具已经经过了多次调整,但操作空间仍很大。比如利率,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达3.87%,但实际利率仍为负,因此仍存在上调空间;14.5%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创下了历史阶段新高,尽管明年的上调幅度不可能大于今年,但上调的空间还是有的。
除利率、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外,2008年央行可采用的市场化数量工具还很多,比如公开市场操作、定向央票发行、基于特别国债的正回购以及直接卖断特别国债等都有望成为央行的对冲工具。此外,央行在明年不排除使用特种存款、货币互换等工具的可能。
同时,未来部分带有“行政”调控色彩的从紧调控措施也并不能被排除在外。比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通过此来收紧新开工投资项目,就带有明显的行政特征。
为了更好的实现调控目标,未来央行将更直接地对银行放贷行为进行控制,贷款控制行政化手段将更频繁地被使用。央行可能会对贷款投放额度按季度管理,以避免按年管理容易造成的上半年经济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