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蒋正华:中国制造将继续领跑中国经济


http://www.texnet.com.cn  2007-12-10 09:19:01  来源:搜狐财经 收藏

  2007中国制造业论坛于2007年12月8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中日产业经济界权威的学者和企业家,深入分析中日产业政策,剖析日本制造业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共同为困境中的中国制造业寻找对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搜狐财经作为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办媒体从现场发回如下精彩报道:

  蒋正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由亚洲制造业协会举办的中国制造业论坛2007年会,近几年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2007年对于我国迅猛发展的制造业来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值得我们深思,沸沸扬扬的毒食、毒玩具等事件给中国制造的海外印象蒙上了一层阴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中国产品遭遇到某些方面不公正的待遇和恶意竞争的问题,同时也有我国发展当中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当中存在的一些弱点,希望在座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部门的同志以这次论坛为契机,为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问题展开深度的探讨,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在哪里,中国制造业究竟考什么去参与国际竞争,在当前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在国际上占有相当地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样进一步开拓好我们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这些都是我们现在非常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简单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中国制造将继续领跑中国经济。

  中国的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将进一步稳固,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规模效益现在已经逐渐释放出来,制造业大国的比较优势可以肯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继续发挥比较明显的效果。13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是我们中国制造最重要最根本的一个支撑因素,巨大的市场将继续使得我们的制造业能够领跑。客观来说,中国制造业当前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年均9.4%以上的速度,为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19世纪前70年当中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在自己的手里掌控着全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产品,掌控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作为当时的世界制造中心,英国向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输送了大量的煤炭、钢铁、机械设备,同时也由此开启推动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

  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唯有美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到20世纪中叶美国已经取代了英国的地位,在钢铁、汽车、化工、机械设备、飞机制造、电器产品、医药以及军事装备等等各个领域的生产和出口规模都居于世界前列,成为世界上继英国之后的第二大世界制造业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与美国的差异逐步缩小,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在钢铁、石化、汽车制造方面引进发明沿用了大量新技术,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日本主要支撑品的产量生产占全球产量增长的比重,其中钢铁占全球产量增长的54%,造船占到54%,汽车占46%,电子机械当中民用产品占到90%。80年代日本制造业已经全面超过了欧洲,赶上了美国,并且在钢铁、汽车等重点产业形成了强于美国的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在新兴的半导体产业方面超过美国,赢得了全球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工业总产值占世界份额达到10%左右,出口产品以机电设备、汽车、家用电器、半导体等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为主,成为世界公认的世界制造中心。

  根据联合国统计司最近的统计,2006年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的第四位,现在正在接近德国,近两年来有希望超过欧洲排名世界第三,而且跟日本的差距现在也在不断缩小。制造业在中国的GDP增长当中起着主要的作用,而且增长速度也在三个产业当中增长最快。制造业在世界经济当中尽管第三产业在不断发展,虚拟经济在很多地方也形成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制造业还是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部分,而且还发挥着主要的领跑的作用。

  二、中国制造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规模效益的提高应该像质量效益的提高转变。

  尽管中国制造业已经在量上有了相当的规模,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冷静下来分析的话,今天我们制造业到底是靠什么在推动,靠什么和跨国公司展开竞争,这当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总体看来,中国制造业怎么占领海外市场现在还是主要依靠低成本战略带来的价格优势。尽管人工成本也在不断提高,现在沿海的一些省份一直有这个反映,工人的工资不断上升,增加了成本。现在国内也有一些争论,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好事,首先工资的增加本来就是我们发展的目标,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靠什么?我们不能把发展的成果完全让少数人占领,普遍提高工资特别是低收入者的工资,这个应该是我们的目标。低收入者的工资不断提高这是一件好事。另外一方面,工资结构的变化也促进我们的企业能够进一步升级换代,提高本身的水平,不再依靠低工资来实现竞争,这个对于经济结构的改变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是一件好事。总体来讲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同时另外一方面我们在相当长时期总体来说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们的工资还是比较低的。现在中国普通产业工人的收入仅仅相当于欧美的大概1/20,在福利待遇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要缩小和欧美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成本差距50%,现在估计至少还需要近三十年的时间。中国的低成本在相当长时期内恐怕还是某些企业对外的优势之一。

  我们现在最大的难度还是创新能力不足,有些企业只关心价值链里面最容易切入的环节,这样一种产业政策还是不能够持久的,也是不能够支持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中国制造目前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赚的是辛苦钱,不仅面临着欧美不公平贸易壁垒的挤压,又面临着劳动成本的增加和环境资源的约束,造成竞争严峻。非常突出的是在知识产权方面薄弱,2005年之前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专利登记当中外国人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目超过中国人。从2005年以后,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大大增加,实现了中国人自己申请的专利超过外国人。同时很多大的企业自己建立了研发中心,R&D的投入大大增加,速度不断加快。现在我们在专利当中三大专利,发明专利的比例已经超过20%以上,外观和使用新型这两部分的比例不断减少,说明中国在核心技术层面的追赶在不断加速。但是也应该看到,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多薄弱环节,甚至包括比较强的一些地方,比如第三代移动通信已经有了大踏步的进步,TD—SCDMA方面已经有了中国自己的标准。第三代移动通信当中最核心的编码技术还是用美国高通的编码技术,在这些方面中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不断发展。但是在发展当中有一些核心技术我们还是落在后面,也使得我们竞争力严重不足。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增值率和利润率都很低,附加价值不高。2006年我国的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仅是26.4%,比美国2005年的水平低8.3个百分点。化工、医药、化纤等九大高加工度的工业增长率只有25.1%,跟美国的差距相比达到16.2个百分点。在出口产品有51%是加工贸易,中国出口当中有很大的比例是外国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主营出口,在很多关键的原材料方面依赖进口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进口产品占外贸出口总额将近50%,集成电路95%是要靠进口,轿车制造厂商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70%要依靠进口,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另外我们制造业当中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能源消耗大,污染问题非常严重。中国的“十五”计划完成得非常好,但是“十五”当中我们没有完成的计划就是能源跟消耗、环境污染。我国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全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67.2%是锅炉,这些都是典型的低水平战略。这些方面我们在不断提高,钢铁是能耗的大户,我们在五年之前单位消耗是300多,现在不断减少,现在已经降到250多。同时在污染排放方面今年我们实现了污染排放的转折,二氧化硫的排放比去年同期有很大的降低,能耗也有很大的降低,但是我们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还不尽如人意。这些年来我们国家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包括法律上的、经济上的以及行政上的措施,现在看来逐渐开始见效,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见到成果。总体来说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去年国家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节能减排指标考核体系,但是还有不少完成计划,我们还会进一步在这方面加强管理。

  除了这些之外,中国的制造业还有国际品牌缺乏、品牌意识薄弱等等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在培养中国名牌、世界名牌方面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也取得很大的成效,但是还有不少企业这方面意识薄弱,一味注重生产环节,忽视品牌营销,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注意。

  三、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今天我们研究和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策略,一定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思考。现在世界已经进入到全球制造的时代,国际的产业转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制造业的资源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优化配置,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网络化的支撑下突破了国界在流动。虽然产业链关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这个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变革的趋势,细化社会专业分工,依靠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借力全球化、专业化要素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

  加大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国家名牌,改变中国制造业技术过多依赖国外的状况,重塑国家的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逐步掌握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对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核心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世界级制造业和制造企业和世界品牌的崛起,塑造世界品牌与建立世界级制造企业是密不可分的,都是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制造业的现代化。为此,我们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为中国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多提宝贵意见,让论坛结出丰硕的成果。谢谢大家!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贺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中国制造  蒋正华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