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自贸协议悬念背后:失衡之下的机遇与障碍
随着明年1月印度总理辛格访华的日期逼近,中印两国的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再次成为外贸企业和专家关注的焦点。而关注的背后,是中印贸易的不平衡。
“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为250亿美元左右,而印度对中国的出口仅为30亿美元,而且其中出口产品多为‘挖掘—出口’的初级产品。这样极度的不平衡,已经使中印贸易关系进入了一个危险时期。”12月7日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正在访华的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Amit Mitra博士表示。
另一方面,就中国企业而言,机会和风险共存这个说法在印度市场则得到了尤为明显的体现。
“印度的水很深。”11月29日,身在印度的中钢集团印度有限公司(下称“中钢”)总经理、印度中国企业商会会长王洪森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印度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是中国企业往往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他说,中印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是两国企业都翘首企盼的事情。
互补性商机
“做对印的出口贸易,一个20英寸的标准集装箱的利润至少可以保证在三四百美元左右。”深圳凌润国际物流公司广州分公司的业务员佘啸告诉记者。
他介绍,那些1995年左右赶上了中国物流业第一批浪潮的公司中,开展印度业务公司现在都已经由小变大,譬如,凌润成立之后的几年内开始印度业务,到目前,整个印巴和中东地区的利润已经占到公司总利润的20%,而且还在逐年增长。
中钢印度公司的王洪森则介绍,中钢1991年开始涉足印度,2005年正式成立印度子公司,到目前为止,中钢在印度的经营状况一直都不错,尚未发生过亏损。目前,中钢在印度购买铁矿石销往国内,每年的数量在7500万吨-8000万吨左右,占到了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的23%;中钢每年出口到印度的焦炭至少有300万吨;中钢还同印度当地展开了多种合作项目,承接各种锅炉和工厂的建造。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印贸易额已经在2005年超过了18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也成为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去年,印度对华出口额同比增长17.9%,中国对印出口额同比增长54.8%。
据王洪森介绍,中印贸易之间有着良好的互补性,譬如,印度政府计划将钢铁产量从目前的4300万吨提高到2012年钢铁过亿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恰好可以为印度提供大量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技术以及设备;此外,印度目前尚没有能力有效利用国内出产大量的粉矿,而中国则大量需要粉矿;在焦炭问题上,中国当前的产量已经饱和,而印度却有大量需求。
非对称性障碍
“把东西卖到印度去,利润高,但是难啊!”这是佘啸当了两年外贸业务员的感受。他说,由于两国之间没有自贸协议等促进贸易发展的工具,最成问题的就是两国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无法对称。
譬如,现在中印企业要寻找合作伙伴主要还是通过广交会建立联系,但是广交会每年才两次,因此,有实力的印度公司一般会设立中国贸易分公司,之外就只能尽可能地利用互联网。“只要能和印度企业搭上话,QQ、MSN、阿里巴巴、各种各样的采购网,我们统统都用。”佘啸说。
除了沟通难,各类的贸易壁垒也是令外贸企业头疼的问题。佘啸说,最常发生的就是印度国内指责中国产品倾销。
对此,Mitra博士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说,印度并没有针对中国特别设置障碍,印度的非关税壁垒也只是涉及安全问题。而且,印度的关税就亚洲水平而言并不高,并且每年还以2%—2.5%的幅度下降。
至于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Mitra博士承认,涉及到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的确数量最多。他说,这是因为中国产品价格机制的不透明所致。来自中国的商品有大量的补贴,印度产品根本无法与之竞争。
佘啸认为,中国产品深陷反倾销漩涡的原因缘自中国企业之间的低价竞销。
“现在中印之间的贸易并不规范,单个企业往往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盲目压低价格,不管这样做会对整个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也是现在中印贸易市场混乱、海运价格一天一个价的原因。”佘啸说。
印度市场的障碍还体现在其民族特征和行政制度方面。商务部研究院亚非地区研究部研究员王泺向记者介绍,印度的民族特征和成分很复杂,整体对外有保护主义倾向;而印度各个邦之间的法规也不尽相同,行政审批制度也相当复杂,供需情况也欠清晰,譬如印度西部和南部(如孟买、班加罗尔)等码头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做生意的难度就会小一点,如果在其北部、东部等地区,困难就很大。
自贸协议进行时
在此情形下,中印自由贸易协议就成为众望所归。
王泺向记者表示,目前中印两国贸易规模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两国关于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进程却相当缓慢。她认为,即使明年辛格访华会对自贸谈判起到推动作用,实质的内容也不会多,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印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却一直没有进展,王泺说。她解释道,长期以来,印度国内由于担心中国产品对印度产品的冲击,反对建立自贸区的声音很大。所以,中印的自贸谈判从来都是叫得热闹,做得冷清。她认为,明年辛格访华展开的自贸谈判估计也是先谈着,不可能立马就成功签署。
她预计,到时候双方的自贸协议内容将远不止削减关税,而是全方位的协议,这也是目前的趋势。她说,双方还可能会在某些领域,如软件和纺织品行业,采取试验性的做法,互相让步。她介绍说,中印各自的纺织品都具有竞争力,而印度在IT软件服务输出方面则有很大的优势。
Mitra博士则认为,中印之间要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的前提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首先得到印度国内的承认。他说,中国是否具有市场经济地位已经在印度国内掀起了激烈的辩论。他认为,就目前来说,中国不具有市场经济地位。到了2015年,中国达到了WTO的所有要求指标后,中国才会有真正的市场经济地位。
印度工商联合会中国区执行董事Atul Dalakoti在电话中介绍:“中国和印度的经济非常相似,两国的合作是发展所必需的。”他说,尽管中印两国的自贸谈判有难度,但是考虑到两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再小的进展都将会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