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深圳企业规模外迁调查:高地价与人才短缺成瓶颈


http://www.texnet.com.cn  2007-12-11 07:40:56  来源:南方都市报 收藏

  下班时分,大批工人走过马路赶往宿舍。企业外迁最怕的是人才流失,而对已在深圳打拼多年的企业来说,许多骨干都不愿离开深圳。

  因土地短缺,因房价高企,因营商成本上升……那些曾给深圳带来辉煌和还在带来辉煌的企业,大举外迁或准备外迁。

  从政府层面来说,深圳希望一些低端产业逐步迁出,但问题是现在一些深圳鼓励的高新技术和传统优势企业也在出走。那么,这些高新技术和传统优势企业迁出之后状况如何,那些准备外迁的高新技术和传统优势企业又有什么想法呢?

  经过对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一番调查后,发现这些企业在外迁和准备外迁之时,其实并不想走,他们在外迁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他们在准备外迁之时,也有着一番艰难抉择……

  动态追踪:深企外迁报道引发多方关注,一企业负责人:

  呼吁企业留在深圳

   “我们也是深圳企业,深圳可以说是我们的福地,我们希望呼吁在深圳的企业选择继续留在这里,因为这个城市有着别的城市不具有的优势。”昨日,推出历时半年完成的独家调查《深圳企业外迁》系列首篇后,立刻引发了多方关注,有深圳企业特意呼吁深企“留在深圳”。

  深圳有关领导高度重视

  昨日,在新浪网财经频道,《深圳企业外迁》报道一整天都高居新浪财经频道头条,包括网易、搜狐、凤凰网等在内的众多网站均在显著位置转载。在新浪网的网友留言中,不少网友在留言中表示企业外迁是在深圳运营成本高企之下的无奈之举,尤其是深圳的房价,成为众多网友认为造成目前深圳企业外迁的最重要原因。不过一些企业界的网友则在留言中鼓励深圳,认为部分工业企业的外迁并不是深圳的末日,而正是其经济转型的机会。有网友表示,深圳应该鼓励部分企业外迁,实现从制造基地向总部基地的转变。

  对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主管工业企业的贸工部门也表示,相关报道昨日已经引起了深圳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而该局目前也已经就这一情况展开了专项调研,积极寻求良策。

  “企业不应只关注成本”

  “看到报道以后,我们希望联合一些企业,大家共同呼吁深企留在深圳发展,从城市整体水平来讲,深圳对推动企业成长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昨日中午,深圳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阚先生致电本报,特别强调表示希望表达坚持留在深圳发展的决心。据了解,从事特殊计算机行业的该公司1993年来到深圳发展,目前已经成为该领域国内数一数二的企业。由于企业扩张,他们目前在北京开设了分部,但将总部留在了深圳。

  阚先生说,最初吸引企业落户的是深圳对高科技企业在税收上的优惠,但十几年下来,企业在发展中得到了深圳的特殊帮助,“比如说在信息上,深圳作为中国窗口式城市的地位,它的资讯一直保持发达的地位,在香港回归后,深港一体化,更提供了国际化的发展平台,这种优势应该说是内地城市目前、也是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提供的。”阚先生认为,在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公平透明的政府管理、开放健康的市场环境等,对于一个希望发展壮大的企业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我觉得有心做大的企业,所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成本,还有企业站在什么样的平台上,未来准备怎么发展。”

  阚先生表示,近期将会联合部分在深企业,希望大家能共同通过呼吁、号召的形式,让更多深圳企业看到深圳为企业发展提供的未来空间,“让大家留在深圳。”

  帝马数字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公司总经理刘萍表示,准备外迁是无奈选择

  拟迁往地:惠东

  占地规模:2万平方米

  企业规模:不便透露

  搬迁主因:企业扩容遭遇厂房之困

  11月13日下午,帝马数字机器(深圳)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萍走在深秋的街头,准备外出办理业务。这个陪着帝马公司在深圳打拼了12年的总经理,未来在深圳呆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年。一旦惠东新厂址竣工,她将随企业一齐挥别深圳。

  今年以来,刘萍更多时间都在忙着企业外迁的考察。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她已先后到过河源和惠东两地。“目前新厂房选址惠东已有了眉目,两年左右新厂房竣工后我们就会搬过去,但这实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说到搬迁一事时,刘萍的语气里透着遗憾。

  企业遭遇厂房之困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这句歌词不仅仅是刘萍,也不仅仅是帝马公司现在的心情写照。“厂房问题难以解决,这是逼我们离开的最大原因”。刘萍坦言。

  “西丽有家厂房面积为3万平米的公司,由于业务量的迅速扩大,公司有心将企业规模扩大到10万平方米。现在连从国外订购的进口机器都已买回来了,公司却一直未能在深圳找到合适的厂房。弄得现在进口进来的机器连搁的地方都没有,公司不得不租地方来放这些新机器。”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机床工具专业委员会主任范虹介绍,行业内遭遇厂房扩容危机的企业不是个别,甚至是几百家几千家之巨。“可以说行业内95%的企业都遇到过这样的困难”,尽管他们很留恋深圳。

  早在2004年初春,深圳市政府就提出深圳工业“由轻向重”的战略性布局,作为深圳工业结构中最“重”的组成部分―――机械行业,在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向重工业倾斜的当年,坐上了深圳30个工业行业的第二把“交椅”。深圳精密机械加工能力快速跨入全国前列,深圳也因此坐稳了全国机械重镇的龙头之位,行业业务量快速飙升,这也让深圳迎来了机械企业快速扩容的高潮。

  一家公司割成两处

  企业的迅速扩大,对用地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与利好政策仅时隔两年左右,重型企业外迁的情况就已开始出现。早在三年前,伴着利好政策的实施,机械业务量的骤增,机械企业设备的增加和厂房的扩容,深圳可供利用的新的厂房也越来越少。

  企业扩容遭遇厂房之困,帝马早在2003年就已曾遭遇。12年前,由十几个人发展起来的帝马公司如今已达近200人的规模。而随着业务量的攀升,设备升级,公司厂房不得不扩容。其时,帝马公司所在的石岩白芒工业区,找不到一处合适做厂房的建筑。无奈之下,公司不得不在离白芒工业区厂房1公里左右的地方另租了一栋单独的楼宇勉强用于生产厂房。原来的厂房留做仓库。“但这仍不是一处合适的厂房”,帝马公司总经理刘萍称“按公司设备的要求,厂房层高需6米,但久经选择后租下的厂房层高只有5.5米,这样日常一些需要用到吊车的设备,却因层高制约,只能采取半人工半机械化操作”。

  一条生产链人为割成两处,给帝马公司带来的麻烦远不止这些。最让帝马公司难受的一点就是物料的运转。叉车是物料运转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叉车要将物料从生产车间运至白芒仓库,必须经过一段公路。但是按照交通管理规定,叉车是不允许上公路的,而企业的物料运转非用不可,每次物料运转都只能铤而走险。一旦遇到执法人员,即便不被处罚也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向执法人员证明企业叉车上路的无奈。

  “此外,公司想开个大会都开不成,行政、销售部门与车间、仓库分隔两地。天气不好时,车间急着要东西也送不过去。”刘萍说,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困难,厂房分隔也给公司增加了不少的运营成本。像前台接待、保安配备,购买办公设施,都因为厂房分隔两处而需要双份。

  帝马公司的尴尬曾在西丽一些机械企业身上重演。范虹说,过去大多数机械行业厂家在西丽,现在随着深圳城市规模增容,西丽也快变成闹市区了,根本无新的可供利用的厂房。而有的企业,其业务量决定了他每年要增加上百台设备,厂房供需矛盾日趋严重。

  外迁引起政府重视

  事实上,早在2006年5月,深圳市贸工局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去年5月19日,一份《关于开展深圳市工业企业外迁情况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下发到各区贸工局及相关协会,要求各部门在当年6月5日前将相关数据报送至贸工局工业规划处,包括计划外迁、已外迁、拟外迁企业情况。

  企业外迁同样是困扰分管副市长张思平的一个问题。他今年也频频到机械企业调研,并坦言“这是一个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据悉,深圳的相关决策部门,目前也正在紧张地研制有效决策。

  美新塑木外地搞生产,深圳做总部

  公司董事长林东亮称,深圳是理想总部基地,不奢望在地价高昂的深圳购地建厂

  搬迁地址:惠东

  占地规模:700余亩

  企业规模:预计年产值1.5亿元

  搬迁原因:企业经营用地需要

  “吃进去的是废料,吐出来的是塑木。”这是媒体在介绍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的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产品时的形象描述。对这种新型材料的环保性,另一个直观的比较是,公司年产塑木制品10万吨,相当于少砍10万亩森林。

  美新迁出副市长惋惜

  6月30日,参观完惠东县公司生产基地后,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倍感惋惜:“深圳正在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像这样高科技的环保产品生产企业是深圳应该留住的”。但同时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该公司董事长林东亮表示,虽然生产基地在惠东,但公司的销售网络、财务等都留在深圳,也就是说,公司总部仍在深圳,这与张思平打造总部基地的概念不谋而合。

  公开的资料显示,毕业于美国德州大学的林东亮多年从事塑料回收经营,1988年回国投资办厂,并先后在松岗、东莞、增城、博罗等地建起多家工厂,近年来,循环经济逐渐成为共识,林东亮也从国外成熟的塑木型材生产中看到商机,也在寻求一块宝地生产。

  高昂地价让他放弃深圳

  他也曾考虑过深圳,但高昂的地价让他放弃了在深圳建生产基地的打算。10月23日,在深南中路国际文化大厦办公室,他拿起计算器按了几下。“在深圳我根本不敢考虑,光买地的钱就要2亿元。”他说,而在惠东,这块700亩的地每平方米仅50元。

  在他的名片上有一大堆头衔,其中一个是中国塑协塑木制品专业委员会会长,这标志着他的“江湖地位”,“我们在这个行业肯定是老大,我们的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最先进的。”他对这点颇为自信,据媒体报道,他在惠东的基地总投资达3850万美元,首期投资1500万美元,预计年产值1.5亿元。

  虽然公司在广东有几处工厂,在美国休斯敦和香港都有分支机构,但需要一个总部作为中枢神经来控制,林东亮早有打算,“作为老板,我不可能每个工厂去跑,我只需要设一个总部,负责制定政策,在每个工厂派一个管生产的具体执行就可以了。”

  深圳是他心中理想的总部,一个是天然的感情因素,他的身份之一是赤尾林氏宗亲会会长,他是深圳赤尾村的本地“土著”;他同时是深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以及深圳侨商国际联合会副会长,这些让他在深圳具有广泛的人脉和天然的亲近性。同时,深圳国际化城市和港口城市便捷的物流和信息中心也是他作为经营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品牌的形成。即使选择在惠东建厂,他考虑到的仍是离盐田港70公里左右的运输距离。

  总部基地深圳有不足之处

  令他不太满意的仍是人才,这也是他面对副市长张思平时,主要提及的深圳作为总部基地仍显不足之处。在他的理想中,作为总部基地,应该像香港一样,有很多所大学,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使企业选择人才时能好中选优,而不是矮子里面挑将军。令他有切身体会的是,他愿意出高薪聘一个人力资源副总,希望可以与大学建立较好联系,但多方寻找仍不如意,聘一个会计总监,同样难以达到他的要求。“人才国际化视野仍不够,在思维方式上还是习惯于老板发指令,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他说。

  地价让林东亮不太奢望在深购地建厂,但他打起一个“双赢”的算盘:政策划出用地,由他投资建立一个垃圾分离中心,将废旧塑料分离出来,作为加工塑木制品的原材料,这样既让企业在深圳投资生产,也可以帮助政府实现垃圾分离,但这还只是他的构想。

  华谊仪表只要给土地马上回深圳

  公司总经理田军称,当初外迁战略上考虑不成熟

  搬迁地址:东莞市清溪镇

  占地规模:2万平方米

  企业规模:年产值约1.3亿元

  搬迁主因:企业经营用地需要

  “现在看来,搬到东莞在战略上考虑不成熟。”10月24日,坐在位于赛格工业园的办公室里,深圳华谊仪表公司总经理田军对记者说。位于大楼9层300平方米的办公区是华谊在深圳“最后的根”。2002年,这个扎根深圳20年并成长起来的国际知名仪表企业整体搬迁至东莞清溪镇,在那里,他们买下30亩地,建了一个2万平方米的“园林式”工厂。

  最初搬迁是发展需要

  最初考虑搬迁是因为企业发展需要,希望将原本分散于深圳各地的企业集中到一起,在完成资源整合后壮大发展,但企业搬迁后发现更多的是“水土不服”。6月28日,在东莞生产基地,面对来访的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田军颇为动情地说:“如果深圳给地,我们马上搬回去。”

  按照老板的最初想法,是希望将分散于深圳各处的生产基地集中于一处,从而使企业齐心协力发展壮大。搬迁之初,公司的经营、研发、销售系统仍留在深圳,但后因征税属地政策不允许经营分离,最终公司整体迁至深圳,只保留赛格工业园这个办公区。“如果没有这个地方,我们回深圳来都不知道去哪。”于他们而言,这个地方更类似于活动基地。

  搬迁之后弊诸多

  这次搬迁却令华谊有伤筋动骨之感。田军扳起指头向记者历数诸多弊端,最让他头疼的是人才流失,获知公司将迁至东莞时,研发人员流失50%,外贸销售的3个骨干全部离开。

  “这些员工也不愿意离开华谊,在港方老板确定要搬,我向员工宣布时,他们还找到我说,杨工,能不能劝劝老板不要搬。”杨总工程师对这些员工依依不舍之情仍印象颇深。为了留住这些员工,他们也提出加薪一两千元的政策,但于事无补。“他们都才二三十岁左右,告诉我离开的理由是,家在深圳或有女友,或在深圳购房置业,当他们讲出这些理由,我知道无法挽回,这是你无法说服的理由。”他说。

  人才流失了,更感为难的是补充困难。在东莞,研发人员到现在只补充了两三个,也不甚理想,同时还担心留不住。原公司95%的工人虽然随公司一同迁至东莞,但近几年陆续流失,超过5年工龄以上的老工人已不到10%,这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原来东莞清溪是一个小镇,在田军看来,也远离仪表行业所需要的信息中心。“虽然现在很多信息可以从网上获得,但研发与元器件关系密切,在深圳,公司与赛格电子市场毗邻,元器件走几步就可以找到,但到东莞后,往来就需要一天”。

  因为属于“主动投奔”而不是招商引资,华谊没有享受到东莞的优惠政策,只是在拿到广东省名牌之后,获得东莞市政府30万元的奖励。但在深圳,华谊名列高科技企业、外商投资先进企业,在搬迁之前还拟将其列为仪表行业示范基地,多年的出口也使海关、商检等政府部门对华谊颇为熟悉。到了东莞,这些政府资源只得从头再来。“这些资源起码要值几百万元,不是说要政府部门特别照顾,只是对你了解和熟悉后,沟通起来特别顺畅。”田军说。

  决策老板也有悔意

  “水土不服”令田军等的“思乡”情结更重,连最初做出搬迁决策的香港老板也有悔意:如果有合适的地,你们想搬就搬吧。但再将工厂整体搬回来已不可能,何去何从也是田军这些最初一同创业的公司高层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6月28日,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的到访让他们看到回归的路径,张思平在交流中告诉他们,像华谊这样的企业是深圳不愿意放弃的,准备建设几个特色工业园区,并打造总部基地,即使有些企业因为发展规模需要,深圳无法满足土地要求而将生产基地外迁,但可以将研发、销售、结算等部门放在深圳,将深圳变成公司总部。

  这次交流让田军颇为振奋,他向记者透露起回归深圳的计划蓝图:生产基地不可能再从东莞迁回深圳,但可以让其变身独立法人,变成一个纯粹的加工厂,加工的产品再卖给深圳公司。研发不可能完全与生产分离,可将100多个产品中十来个高科技部分“剥离”回迁至深圳,在关外寻找适当的厂房生产,因该部分用地并不多,应该可以满足。

  田军还给一张新名片,上面他的头衔是深圳市华谊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是在搬迁之前他注册成立的一个以研发为主的公司。也许在他的心里,20年来成长其间的深圳就是自己的根脉所在。

  不管愿意不愿意,土地短缺、房价高企、营商成本上升正在使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外迁。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形势分析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