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周至刺绣 沉寂之中再启程(图)
周至刺绣如今逐步走向成熟,“公司+农户+科研”的发展模式逐步被业界采纳。图为刺绣户们正在接受专家检查。
新兴的周至刺绣大部分已经使用现代机器。
周至素有“刺绣之乡”之称,刺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周至出土的商周文物中,据说就有纺轮和骨针等,从中可以窥见先民采桑养蚕、抽丝织帛、缝织刺绣的景况。作为“秦绣”的代表产地,唐代时候周至刺绣就很是兴盛,并开始商业化生产,通过“丝绸之路”销往西域。数千年、数百年曾经的刺绣的兴盛,给周至老百姓的生活究竟带来了什么变化,已经无从考证,但是留下的善于女工刺绣的风俗,却为周至县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刺绣业的异军突起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改革开放后,由于其图案纯朴,色彩鲜艳,乡土气息浓厚,民族风格鲜明,加上价格便宜,周至哑柏刺绣曾经成为一个著名品牌销往西北甚至全国,哑柏绣市,当时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绣品集散地。
可是仅仅十几年的时间,辉煌就褪去了光环,一个著名品牌变的默默无闻。如今,在思考十几年发展得失的同时,刺绣之乡周至又在刺绣业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发展。
辉煌西北最大的绣品集散地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哑柏为中心的刺绣生产,已迅速推广到周至全县,刺绣业已成为周至的支柱产业之一,并被列为陕西省22个拳头产品之一。刺绣生产已由手工刺绣,发展到普遍推行机绣,运用绣花机、锁边机、拷边机进行大量生产。新建的哑柏绣市,当时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绣品集散地。直到今天,哑柏人回想当年的辉煌还是津津乐道:“那时的哑柏刺绣中心市场,人山人海,有时一天市场就要走几十车货,哑柏周围的10个印染厂24小时都开工,简直供不应求。”
依托刺绣中心这个集散地,哑柏姑娘有的用家用缝纫机制作绣品自产自销,有的为销售商加工绣品收取加工费,有的把加工业务批发给其他乡镇的农户,自己赚取中介费,不出家门,每天就有70-100多元的收入。在哑柏镇这个“桥头堡”的带动下,周至县大小村落随处可见绣花女忙碌的身影。
周至县刺绣公司经理董建军介绍说,1988年,周至刺绣公司有绣花机60多台,工人100多人,年出口创汇200多万元。
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周至刺绣业能快速崛起,这和周至人的刺绣传统关系密切,刺绣在民间有着深厚历史传统。《周至县志》将刺绣列为女红第一件手艺。乡里称姑娘为绣女,称闺阁为绣房。农谚还有:“蚕老麦黄,绣女下床”之句。各村都有“敢把十指夸针巧”的绣工。该县民间还流传着有趣的《学绣花》歌谣:“你家娃儿会写字,我家女子会扎花。大姐扎的牡丹花,二姐扎的石榴花,剩下三姐不会扎,打到炕底纺棉花,谁家将来要你呀!”所以,所有姑娘都习绣、赛绣,每年乞巧节,乞求织女神传授绣艺等,是民间古老的传统和习俗。等到上世纪80年代,商品经济兴起以后,传统手工艺的高超技术突然显现出原有的商品价值,也激发了周至刺绣产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
衰落
“小农经济”的悲剧
好像是应了“花无百日红”这句俗语,到2000年,周至县的刺绣也逐渐衰落了。最明显的数据是,哑柏镇周围的10个印染厂只剩下4个,而且开工不足,还经常停工。刺绣中心市场逢节日还有点人气,平时几乎家家户户关门大吉。一些绣花姑娘零星也可揽到活,但一天只能挣10-20元钱,一月也就三五百元。
为什么整个社会的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而昔日的兴盛非常的周至刺绣却衰落了?业内人士都知道:质量缩水是罪魁祸首。最兴盛的时候,货供不应求,一些加工户就开始“萝卜快了不洗泥”,粗制滥造,甚至欺诈顾客,结果自己砸锅了。
市场是把双刃剑,质量缩水了,客户的订单也开始缩水,于是,一场价格战也悄悄打开:甲做一件货2.5元,乙马上说,我2.45元给你做,丁说2.4元……恶性竞争,订单抢到不少,利润却没了!咋办?只好在布匹的等级、长短上做文章,偷工减料,尺寸不足,花样掉色,生意一次成交,第二次客人不敢再来了!
恶意竞争导致的恶性循环终于导致了刺绣市场的衰落。
很多业内人士还怪罪于政府:哑柏刺绣最红火的时候,政府没有很好的引导农民和企业,不注意改造哑柏的镇区环境,街道上晴天土飞扬,雨天难以下脚,客人来了还得准备两双鞋,进市场穿布鞋,出市场穿胶鞋。这样的环境和产业的发展格格不入。
作为周至刺绣业的“龙头老大”,周至县刺绣公司当时面临的困境还不止这些。董建军经理说,刺绣公司面对的是市场,可是职工的思想还停留在“大锅饭”时代,职工还想端“铁饭碗”,不思进取,质量滑坡,企业和刺绣市场一样倒了。业内人士还认为,哑柏刺绣市场的衰落,除当地政府没有很好引导、支持,农民小农意识作祟、没有市场经济观念、价格上自相残杀等原因外,还与哑柏刺绣产品几十年没有创新、产品落伍于时代、经营思路单一保守有很大关系。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可以说经济体制的改革给周至刺绣业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动力,但随着全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周至刺绣业却没有完成“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变,于是市场经济用自己的规律让不会竞争、缺乏市场意识的周至刺绣业走向了衰落。
出路
联手绣出新天地
周至刺绣的衰落让知情者、经营者和当地政府无不感到痛心。痛定思痛,大家一致认为:周至刺绣不树立诚信守约的观念,没有积极向外开拓市场的决心,不抱团闯天下就没有出路。
在寻找新出路方面,周至县人大代表刘彩霞先走一步。刘彩霞是一位从哑柏田野中走出的女强人,在周至刺绣业从辉煌走向衰落后,她还在一如既往地经营开发刺绣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从2004年开始,她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她认为,现在人们的服装" target=_blank>服装越来越多元化,对刺绣的需求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刺绣业发展前景乐观。
她向记者介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周至刺绣也逐步走向成熟,“公司+农户+科研”的发展模式逐步被业界采纳。而且原来辉煌的刺绣产业也为周至留下了丰富的资源,在昆明、成都、贵阳及西安康复路批发市场等地,还有不少销售周至刺绣的销售人员;哑柏本地也有一批懂刺绣、有销售网络、会经营的能人;而在哑柏周围,除了供应修理缝纫设备的商家,还有大量熟练的擅长刺绣的农村妇女,产、供、销形成产业链,这些都为周至刺绣的重新振兴创造了条件。而且,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如今,周至刺绣经营者更注重产品的质量,更注重消费者的需求,从纯手工产品的出台到高等级花线、布料的选用,从颜色“大红大绿”到细腻协调,经营者们开始逐步适应了“为市场生产”的发展新思路。
具体到刘彩霞自己的产业,她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有意识地打造自己的品牌“小棉人”。除了组织安排员工到山东等地学习刺绣新工艺,她还和西安一些大学的家纺设计专家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纯手工的丝带绣、有保健效果的中药枕、家庭装饰的喜庆用品,都逐步赢得市场的认可。为了扩大业务量,以高质量的产品占领市场,她开始重新建设“没有围墙的工厂”:把有刺绣技术的妇女吸收到自己的公司上班,对没有基础的妇女进行免费培训,考核合格后,家庭没有拖累的立即上班,不方便上班的就把原料带回家,在家里加工后交回公司统一进行后期制作。如今,她的公司车间有60多人上班,按劳取酬,待遇在600-1000多元,马召、集贤、广济的300多名农村妇女在自己家里为公司加工产品,在不影响家务农活的同时增加了收入。
如今周至刺绣业中,采取这种经营模式的经营者,不仅仅是刘彩霞。一家一户自成系统、自我封闭的“小农工业”被淘汰了,互相砸价、不讲信用的现象逐步绝迹。周至刺绣的经营者越来越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产业的重要性。“书画绣”作者刘三民在制作传统书画绣的同时,结合北京奥运会,创作了巨幅书画绣作品,在展示周至刺绣魅力的同时,为周至刺绣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目前,周至刺绣经营者在继续挖掘机绣、电脑绣技术潜力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手工绣,逐步提高刺绣的技术含量和艺术规格。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哑柏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地政府投巨资修路、通水、整治环境,如今的哑柏镇镇上道路宽阔平整,道路两旁小楼林立,已经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小城镇,而且大多数乡村的出村道路都完成了硬化,二十年前晴天土飞扬,雨天难以下脚的景象一去不返。对于刺绣业的发展,镇政府还积极引导经营者们成立家纺协会,发挥过去的产销、技术网络优势,逐步做大做强周至刺绣,再绣锦绣前程。
有过曾经的辉煌,又遭受了挫折打击的“周至刺绣”,将来能否重现往日的红火,还需要时间的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从迅速的兴起到后来的衰落,留给周至人的不仅仅是遗憾,更多的是对于市场经济的经验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