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转型瞄向“高端” 推动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并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近30年来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在出口商品总量中所占比重大幅提高,从1980年的约50%,提升至目前的90%以上,制造业创造的价值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但与此同时,“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也越来越严峻。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到当前的标准竞争,国际竞争方式的升级换代,促使我国制造业在继续保持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向高端转型,以有效适应并最终赢得新一轮国际竞争。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在中国制造业论坛2007年会上表示,应从标准制定、产业转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时入手,大力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化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竞争力提升的三块“短板”
中国制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之所以不强,陈佳贵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不容忽视。
一是资源的低水平加工。在我国,对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各种资源的利用管理尚不够严格,助长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过度发展,加剧了产业结构的恶化,同时造成能源资源的大量浪费。据统计,按现行费率计算,本世纪初每吨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我国为1274吨标准煤,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2.4倍,比美国、欧洲、日本、印度分别要高2.5倍、4.9倍、8.7倍、13倍。资源的高消耗量和低加工度,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二是劳动者的低工资状态。据陈佳贵介绍,目前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1996年到2006年全国工人工资总额年均增长9.15%,同年企业利润增幅是28.62%,农民工工资的增长更慢。对于人力资本培养的忽视,将使整个产业的发展失去动力。
三是牺牲环境换取发展速度。实践已经证明,通过牺牲环境换来的发展速度只能维持一时,不可能持续长久。同时,环境恶化的后果与经济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并将导致花更多的代价仍无法将环境恢复如初的局面出现。
以上三方面因素,导致我国制造业低附加值产品多如牛毛。在国际竞争中主要采用低成本、低价格的策略进行规模扩张,显示出明显的短期行为特征。陈佳贵说:“缺少世界知名品牌,企业从品牌中获得的利润甚少,就是表象之一。”据介绍,目前我国有200多种制造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玩具占全球产量的70%,鞋类产品占全球产量的50%,彩电占全球产量的45%,空调占全球产量的30%,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全球的24%。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自主品牌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国内出口企业中拥有自有商标的不到20%。在美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约60%,而我国还不到20%。
当前,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品牌的影响力,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必须作出正面回答的一道问题。